张汤如今已经是御史大夫了,但是审问匈奴犯人的事情,刘彻还是交给他去做。
他也没有让刘彻失望,短短一天的功夫,就已经利用酷刑让三个匈奴人都招供了,原来这些匈奴使臣从一开始就打着暗杀霍去病的目的来的。
以张汤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他感觉有些不对劲,“既然是刺杀霍将军,为什么要刺伤公主?”
那个刺伤刘璃的人,正是本次使团的队长。他已经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皮开肉绽,嘴角还流着鲜血,“因为我来到这里后才发现,对我们部落最大的威胁不是霍去病,而是你们的公主。”
一开始他们确实计划在马场里找机会刺杀霍去病的,但是最后他们发现,霍去病警惕性太高了,根本就没办法下手。
可能还没动手,他们人就被拿下了。
幸运的是,那个东海公主过来了,匈奴队长临时决定改变刺杀目标,除掉这个公主。
张汤自然想到了这个匈奴人的想法,他扬起手中的鞭子,又狠狠地抽打在匈奴人的身上,“你以为一个小小的匕首就能伤害到我们大汉的公主吗?你那些逃跑的部下已经被抓住了,等着你们的将是陛下的怒火。不仅是你,你们,还有你们的单于,都将在陛下的盛怒下覆灭!”
有了这一出,不仅刘彻怒不可遏,就连民间的百姓都纷纷呐喊着要为公主报仇。
从东海公主遇刺的消息在长安城内流传开之后,长安城内的百姓们全都坐不住了,甚至自发的聚集到未央宫前面的驰道边,手举着干农活用的农具,高呼着要参军为公主报仇。
这些年如果不是有东海公主,他们这些百姓哪里会有现在的好日子?可恶的匈奴人竟然敢来长安刺杀公主,他们要为公主报仇。
至于那些提前逃跑的匈奴人,就是长安城正义的百姓给抓住然后扭送给官府的。
这匈奴队长听说自己的部下全都被抓回来了,眼里的光芒都消失了,他桀桀一笑:“一个小小的匕首确实不会要命,可如果匕首上有毒呢?”
张汤:“?”
“不错啊,我们就算是死了,还有你们的公主陪葬,值了!哈哈哈……”
张汤眉心一跳,连忙让手下的卫尉向天子禀告这一消息,而后他看着眼前的匈奴人,越看越气,冷声道:“来人,烙铁伺候。”
匈奴人不知道什么叫烙铁,当他看见侍卫举着烧红的铁块靠近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
被鞭子抽打得皮开肉绽对于草原上的男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当那红铁贴在他的胸口,发出滋滋的声音,他甚至闻到了自己身上的肉被烤熟的味道时,他的眼里就只剩下了绝望和煎熬。
“啊……”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杀了我吧,求你杀了我吧。”
张汤冷笑道:“想死?可没这么容易。我会安排医官过来为你疗伤,然后每天帮你烫一个,直到公主清醒为止。”
匈奴队长看着张汤的目光里,都含着惊恐。
**
如果不是匈奴人自己交代匕首上有毒,医官们根本就没发现,公主昏迷了好几日都没醒,竟然是因为中毒了。
可见公主昏迷的状态,他们也瞧不出公主究竟中了什么毒。
刘彻听到医官们的汇报,气得摔桌子:“朕养你们这些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朕的阿璃如果治不好,就砍了你们!”
这属于典型的医闹现场了。
有个医官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表示:“陛下,或许可以将荀大人找回来,他游历过许多地方也见多识广,说不定能救公主。”
那荀熠不是已经离开长安了吗?刘彻的神情稍霁,他侧头对身边的宦官说了两句,宦官领命匆匆离开。
不管这个荀熠此时在哪里,只要他还在大汉,那么刘彻就有办法将他给找回来。
宦官将天子的命令,安排给传信兵,随后八百里加急送往各郡县寻找荀熠。以荀熠和阿璃之间的情谊,只要他还活着,就必然会出现。
刘璃昏迷的第十日,已经游历到了南越国边境的荀熠终于有了消息,不出三日便可快马加鞭赶回长安。
而那个匈奴队长也被张汤折磨了整整十日,他的身上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肉了。他现在只想一心求死,可偏偏张汤连让他死的机会都不给他。
张汤例行公事来询问:“你在匕首上涂了什么毒?可有解药?”
匈奴队长张了张嘴,声音嘶哑粗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毒是从大月氏人那找到的,据说中毒者要不了多久就会毙命,没有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