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裙摆,叫上两个弟弟:“聪聪壮壮,该回去了。”
刘胥直接从椅子上蹦下来,还很贴心的牵住刘旦的手:“聪聪你要小心一点哦。”
刘旦抬眸看了一眼他的手,乖乖的顺着他的手从椅子上下地。刘璃走过来,一手牵着一个,转头又看了一眼霍去病:“告辞。”
跟在姐姐身边,刘旦能够感觉到姐姐的心情不错。他悄悄的握紧了姐姐的手,小声问:“阿姐,你好像很开心,是有什么好事吗?”
刘璃笑了笑,低声道:“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是救了一条人命。”虽然系统任务“见证李敢之死”没有完成,但是她莫名觉得很开心。
而且因为自己救下了李敢,后面的历史很有可能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就像当年,自己设计救下了窦婴一样。
晚间刘璃躺在床上,例行公事一样点开天气系统,看看最近大汉其他地区有没有什么天灾需要预防的。发现一切都好后,她心满意足的关掉了天气预报,又简单的查看了一下好感度列表。
好感度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该满级的都满级了,一直停滞不前的,依旧停滞不前。等等,霍去病的好感度居然涨到了90点?
什么时候涨的,自己居然都没发现!自己昨天查看的时候,还是80啊。那刘彻对自己的好感度有没有涨?
刘璃连忙向下翻,找到了刘彻对自己的好感度,依旧是80点。
刘璃有点搞不懂系统测算好感度的依据是什么了,霍去病对自己的好感度停留在80点都好几年了,怎么现在突然就涨了10点?
她最近有做什么让霍去病心动的事情吗?想不通。
**
四月底,离开甘泉宫后,桑迁向刘彻提出要继续去完成之前的太医院和学院建设,刘彻欣然准许。
五月,李敢效仿古时候的廉颇,负荆去了长平侯府,向卫青请罪。
六月,匈奴派遣的使臣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右内史负责安排这些匈奴使臣的吃住问题,并且上报给天子,由天子决定什么时候接见这些使臣。
匈奴使臣队伍一共有二十多人,他们这些人基本上是第一次来到长安,在亲眼见证了长安的繁华后,众人都呆住了。
原来他们的敌国大汉,竟然可以如此富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比他们在草原上要好太多了!
有些使臣甚至已经不想回去了,留在大汉多好呀,不仅可以被封侯,每天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是的,刘彻为了体现大汉的大国风范,为了让匈奴人主动投诚来大汉,凡是匈奴投诚大汉者,皆可被封侯。
刘璃总感觉匈奴这次派遣使臣过来没有那么简单,总感觉这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阴谋。她思索良久,给暗卫组织传了信,让他们安排人去监视这些匈奴人的举动。
若发现异常,立马来报。
未央宫中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天子接见匈奴使者的事情了,刘璃特意入宫将自己的疑虑和刘彻说了,可刘彻却没太放在心上。
“经过上次的大战,匈奴人明显是害怕了我大汉,所以才安排了使者来求和。”刘彻显得志得意满:“阿璃,你就不要想太多了。”
刘璃:“……”她知道经过漠北战役的大胜后,刘彻是真的飘了。
这几天安排监视匈奴的暗卫也给她汇报了这些匈奴人的动向,他们在驿馆住下后,有几个人经常出去,明里暗里的和驿馆官员打听炸药的事情。
听到暗卫的汇报,刘璃的心里也有数了。
感情这么多匈奴使臣是来打听火药?
火药对于现在的大汉而言,可是一个大杀器,就连刘璃都不敢大规模生产。而且在上林苑的原材料制作工坊外,甚至安排了重兵把守。每一个进出工坊的宫人,都要经过搜身才可以。最后合成配方的工序,刘璃一直都是亲力亲为。
所以这些匈奴人想要得到火药的消息,不如去做梦吧。
确定了匈奴人的目的,刘璃倒放心了很多。明日等到父皇接见了这些匈奴使臣,或许他就飘不起来了。
翌日,天子在未央宫前殿接见来自匈奴的使臣。
为首的使臣对刘彻行了匈奴人的礼节,而后开口道:“汉朝陛下,我代表伊稚斜单于向您提出汉朝和我胡人部落的和平相处要求。”
这话一开口就有点不对味,刘彻听罢眉头紧蹙,不过还是忍了下来,开口问:“哦?你们伊稚斜单于有什么要求?”
“汉朝和我部落停战,单于保证日后绝对不再骚扰汉朝的边郡。相对应的,汉朝每年要给我们部落供应万石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