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摇头:“不曾受伤。”她问到:“父皇现在何处,我正打算向他汇报这件事情呢。”
阿娇指了指前殿:“在接见霍去病。”
刘璃道:“那我先去找父皇,晚点再来陪阿母。”
阿娇颔首:“好。”
刘璃去议事殿的时候,霍去病基本上将事情都汇报了,他转身出大殿的时候,刘璃正好进来。两人碰面,也没有多寒暄,只是互相示意了一下,便擦肩而过了。
“建陵拜见父皇。”刘璃站在殿中,抬手参拜。她还是自称自己的第一个封地名称,因为如果自称东海,就感觉怪怪的,
“阿璃什么时候和朕这么有礼了?过来朕身边。”习惯了刘璃以前的没规矩,如今见她这么有“规矩”,刘彻倒是不习惯了。
刘璃瞥了一眼刘彻座下左右两侧还有正在提笔书写的两人,便还是收敛了许多,步伐款款的走到刘彻身边,而后施礼坐下,方才又唤了一声:“父皇。”
刘彻锐利的目光细细的打量着女儿,随后道了一声:“这段时间你受苦了。”下巴都尖了。
刘璃道:“都是为了大汉,女儿吃点苦也没什么。”说罢,她将那块从刺客身上找到的令牌拿出来交给刘彻:“父皇,刚才霍去病应该已经和你说了。关于使节穆博之事,我希望父皇可以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刘彻微微颔首,声音冷沉:“朕自然不会放过他。”
然而刘璃想说的还不止这些,她道:“我还想说的是,我希望父皇废除用金钱买命这个规定。”只有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让一个国家更长远的发展。
刘彻听罢,也知道阿璃向自己提出这个事情的原因。他沉吟道:“这件事情待朕召集臣子商议之后再决定。”
刘璃点点头:“行。”公事都说完了,刘璃还有一些私事要说。她看了一眼左右两边的臣子,悄声道:“父皇,能不能让他们两先出去,我有些私事和你说。”
刘彻颔首,向左右两边的侍中挥手道:“司马迁,张孟你们二人先出去吧。”
刘璃听到这名字,直接愣住。
司马迁?写《史记》的司马迁?
第188章 李延年
鲁迅先生曾经赞誉司马迁所编撰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虽然说司马迁编撰《史记》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带着一点个人的喜好,但不可否认《史记》这本书在史学界的地位。
司马迁二十岁时, 便离开了故乡寻访游历天下,他从长安出发,东过武关, 南下到江陵。
他考察过齐鲁文化,拜访过孔子故里,亦领略过英雄人物的故乡, 见证过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
游历七八年的时间后,司马迁才重新返回了长安, 在其父司马谈的举荐下,成为汉武帝身边的侍中。
也就是说,此时的司马迁,最起码有二十七八岁了。
刘璃一双凤眸左右打量着御前的这两个年轻人, 细看这两人年纪都差不多。不过右侧的男子更为沧桑一些,眉宇间有几分文人风骨模样,和史官司马谈也有几分相似。
所以这个人应该就是司马迁吧。
刘璃倒也没有急着去确认,毕竟如今司马迁已经在刘彻身边当侍中了,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到时候再开启他的好感度也是一样的。
不过她要记住, 可千万不能得罪了他, 不然等日后他开始写史记的时候,还指不定怎么写自己呢。
有句话说的好,得罪谁也千万不能得罪史官。
等大殿中的两个侍中退下以后, 只剩下自己和刘彻两人了,刘璃这才清了清嗓音, 俏声道:“父皇,我想央你一件事。”
刘彻看向她,微微颔首:“何事?”
刘璃深吸一口气道:“桑迁在去临淄的途中,正好遇上了水灾,伤到了脑袋失去了记忆。”
这件事情刘彻其实已经知道了,如今听刘璃提起这件事情,他微微颔首:“嗯,朕知道。”
“桑迁之前在洛阳的工程已经做完了,归来途中女儿特意在洛阳城中待了三日,去看了洛阳的太学院和医院,完成的情况非常不错。”刘璃前面铺垫了这么多话,便是想和刘彻说:“所以女儿想,不如给桑迁一点时间,让他在长安找医官治一治,等他身体无恙后,其他几个地方的工程依旧交给他去完成。”
刘彻没想到刘璃找自己说的私事是这个,他侧目打量着她小脸上的神情,扬了扬眉道:“阿璃倒是对桑家的这小子,颇为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