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看向站在卫青身后的霍去病,十八岁的少年郎,身形修长却不粗犷。他眉眼疏朗却紧绷着的下颚,看似轻松的神情下,却又时刻紧绷着。
卫青道:“我们俘虏了大批匈奴人,这些人中也有不少骁勇善战之人,可以对这些匈奴人加以训练,让他们成为大汉军中的引路人。”
这次漠南之战能够胜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骞也在这次的大军之中,他在匈奴居住多年,已经很清楚匈奴人群居的习惯了,所以有他的带路,大军很快就找到了匈奴人的部落。
同样这次为霍去病引路的,就是赵破奴。
史书上说,霍去病每次出战都可以准确的找到匈奴人的位置,就是因为他的突袭军队中,有一大半都是匈奴人。
刘璃思索了片刻后,点头道:“可以,规训匈奴俘虏的事情,就交给卫将军吧。”她说着停顿了片刻,又道:“但切记不可再出现翕侯赵信这样的人了。”
这个赵信不仅带着人投降了匈奴,甚至还开始帮匈奴人排兵布阵了,简直就是个墙头草!当然这也不能怪卫青,毕竟给赵信封侯的人是刘彻。
卫青面色一沉,低头道:“诺。”
事情汇报完,卫青正要带霍去病离开,霍去病却缓缓开口:“舅父,我有事情想单独和建陵公主启奏。”
卫青:“?”他下意识转头看了看建陵公主,又看向霍去病,压低声音问:“你有何事……”
刘璃抿了抿唇,开口道:“卫将军,你先出去吧。”
卫青顿了顿,无奈开口:“诺。”他慢慢走出房间。
殿中伺候的内侍和宫女也都一一离开,诺大的宫殿中只剩下站在殿中的霍去病,以及屏画前坐着的刘璃。
烛光摇曳,照亮了主黑色的大殿。刘璃微微垂眸,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摆,而后抬头看向他,主动开口:“你想和我说什么?”
他滚了滚喉咙,声音暗沉:“那日你刻意当着平阳公主的面,揭穿阿玥的身世,你是想破坏阿玥和曹襄的婚事吗?”
刘璃微微抿唇,沉默了好一会儿,大殿中的气氛也随之沉寂了下来。许久之后,她缓缓的开口:“我若是想破坏他们的婚事,当初就不会同意了。”
他的黑眸中带着几分嘲意:“你怕平阳公主通过阿玥拉拢我舅舅,从而威胁到你的地位,所以就想将阿玥的身世昭告天下。可阿玥就算不是公主,她依旧是卫家的人,你这样做并没有达成你想要的效果。”
刘璃抬手支着下巴,扬眉道:“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霍去病紧紧的抿唇:“我姨母当初做错了事情,她已经受到了惩罚,她最后的心愿只是希望她的三个孩子能平安。所以……你能不能放过阿玥,不要再用她的身世论事了?”
听着他的话,刘璃轻笑一声:“霍去病,你以什么身份这样要求我?”
他拧眉,声音格外的沉:“如果我选择支持你呢?”
哦?刘璃有些诧异的看着他:“你支持我?”
他颔首:“不管以后你想拥立哪位皇子登基,我都会支持你。只要你……放过阿玥。”
刘璃抿了抿唇,轻轻的问他:“为什么这么护着她?”
“为了姨母的遗愿。”霍去病坦诚道:“我是她的兄长,我有责任保护她。”
“好啊。”刘璃颔首答应了他的要求:“如果你能说服卫将军,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选择支持我,那我就答应你的请求。”
他紧紧的握拳:“一言为定。”
她点头:“嗯哼。”
得到了刘璃的承诺,霍去病的心中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如释重负,反而更多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忐忑。他微微抬手作揖:“臣告退。”
刘璃静静的看着他薄韧而修长的背影,看着他走到门口,门外的阳光照在他身上,让他的影子投射在屋内的地上,最后一点点的消失在阳光里面。
**
也不知道是不是曹襄和刘玥的婚礼真的有一点点冲喜的作用,他们没有将刘彻给冲醒,反而将太阳给冲走了。
九月十一日的傍晚,天空逐渐变成了暗黄色,不似往日的闷热。刘璃顿时想到了一句俗语:“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看着眼前这暗黄色的天色,刘璃当即决定叫来太史官,开坛求雨。再不求雨的话,雨来了,就不是自己的功劳了。
太史官听到建陵公主要求雨,虽然搞不懂为什么一定要这个时候,但还是按照规矩,将祭坛的东西摆放好,等着公主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