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若是知道,应该也能放心吧。
曹襄点了点头:“我先不与你说了,母亲定在等我,我先回去了。”
霍去病颔首:“去吧。”
**
宗正的人向刘璃上奏,想办喜事给天子冲喜,刘璃便也同意了。尽管她知道,冲喜一说不过是迷信,但她若是不同意,那就是不孝。
所以这门婚事她必须同意,而且她也没有理由不同意啊。
毕竟在历史上,曹襄娶的人便是卫子夫的长女。如今这个时空的曹襄娶刘玥的话,也算合情合理。
只不过刘璃并不打算就这么让平阳公主顺心,如果不是她一直搞事情,尔雅也不会以那样的方式自杀。
王太后在入宫之前,曾经和前夫育有一个女儿。在刘彻登基为帝之后,辗转和王太后相认了。平阳公主表面上对这位姐姐客客气气,实际上心中很不喜欢她。一来平阳公主瞧不上这个穷亲戚,二来也是因为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似乎更惹她母亲喜欢。
不知道日后,平阳公主知道自己儿媳的身世和她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差不多时,会不会后悔结下这门亲呢?
平阳公主毕竟是刘彻最亲的姐姐,自己现在动不了她,那还不能膈应她么?就让她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由于刘玥的母亲不在了,父亲又在昏迷中,没办法给她准备嫁妆。作为皇室唯一的长辈,只能由馆陶大长公主出面准备了,毕竟这场婚礼是要给天子冲喜的,一切用度从刘彻的私人小金库里拿。
卫青作为舅父,主动为刘玥承包了所有的嫁妆。几乎快拿出了他打仗获得赏赐的一半金银珠宝,只为了能让刘玥嫁得体面一点。
按照流程,曹襄跟着平阳公主来宫中向馆陶大长公主提亲,然后双方交换生辰八字。之后一起商定结婚的日期,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办婚礼。
两位长辈在商议婚礼的细节,曹襄悄悄离开了大殿,站在阁阙上眺望着远方。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即将要新婚而感到高兴,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沉重。
这门婚事不是自己求来的吗?为什么他的心里不是愉快呢?
明明他小时候可喜欢阿玥了,如今终于要娶到她了,可为什么心中却有一个声音叫嚣着告诉自己,你会后悔的。
后悔什么?曹襄问自己,却找不到任何答案。
一直到他看见不远处的少女被宫女搀扶着走下车辇,然后一步一步迈上台阶,他的心突然疯狂的躁动了起来,仿佛找到了一切让他纠结的根源。
他转头向她跑去,在离她还有十几步距离的时候,开口唤道:“阿璃。”
刘璃仰头看着站在台阶上的曹襄,展颜一笑:“曹表兄。”
曹襄感觉心脏漏跳了一下,他走下台阶和她走到一起问:“你怎么来了?”
刘璃道:“我来看看平阳姑姑和我外祖母商议得怎么样了,毕竟事关给父皇冲喜,马虎不得。”
曹襄愣了一下,心口的躁动却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逐渐的冰熄了下来:“你……你知道我要成婚了?”
刘璃点头:“是呀,我当然知道。”这门婚事是她亲自批复的,那肯定知道嘛。
“那你……那你……”他结结巴巴了半天:“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刘璃眨了眨眸子道:“祝表兄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曹襄:“……”
刘璃迈上最后一个台阶,这才放下手中提着的裙摆,侧头看着他问:“你怎么跑出来了?”
曹襄抿了抿唇问:“阿璃,你喜欢我吗?”
刘璃:“?”
她有些诧异曹襄为什么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而后她点头道:“喜欢啊。”就看在曹襄给自己的好感值已经到了90点的份上,她也还是蛮喜欢曹襄的。
听到刘璃的回答,曹襄的神情更为沮丧:“既然喜欢我,为什么你知道我要娶阿玥,没有不开心呢?”
刘璃:“额……我为什么要不开心?”
她如实回答:“我对你的喜欢,是姐姐对弟……不是,是妹妹对哥哥的喜欢。”
差点说漏嘴了。
曹襄:“……”
第140章 拍卖会
曹襄和刘玥的婚事定在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 所以是重阳。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在西汉时期被普及,鼎盛于大唐。而在民间, 九字更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他们的婚礼就选择了这一天。
从七月到九月初九,不过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虽然时间有点赶,但好在皇家人多, 婚礼的筹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