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点点头,却看向眼前的桑弘羊:“这个我知道,我找你来,是想确认桑叔叔会站在我这边,对吧?”
面对眼前的小公主乌溜溜的眸子,桑弘羊勾了勾唇,抬手作揖道:“臣听从公主吩咐。”
有了桑弘羊这句话,刘璃心中也算真正的有了底气。
**
帝后昏迷的第六天,双生子不吉利的流言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有不少臣子聚集在椒房殿前,要求处死一个皇子,以换天子平安。
刘璃听到这些话,心中异常窝火。两个刚刚出生才六天的孩子,居然仅仅因为子虚乌有的传言,就要被处死一个?
看来是她的“异己”已经坐不住,开始行动了吗?
竹青紧张的站在刘璃身边:“公主,怎么办啊?椒房殿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了,他们都在建议,要处死一个小皇子。”
刘璃抿了抿唇道:“先不管他们,等窦太主来了,我再出去。”自己的年龄毕竟小,这个时候出去肯定镇不住场子,只有等刘嫖来了才行。
很快,乔匆匆跑来通知:“公主,窦太主过来了。”
刘璃眯了眯眼,倏地站起来道:“让乳母将两个小皇子抱来,和我一起出去会一会这些大臣们吧。”
椒房殿外闹哄哄的,如同现代的菜市场。刘璃穿戴好衣服之后,慢慢的出现在椒房殿高高的台阶上,她的目光环视着下面的这些大臣。
因为窦太主刘嫖来了,原本还在议论的大臣们,倒是闭了嘴。瞧见建陵公主带着两个小皇子过来了,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
刘璃隐约还能听见“不吉利”等等字眼,她皱了皱眉,朗声问:“诸位卿家,你们今日何故聚集在这里?”
有一个头铁的郎官上前一步道:“建陵公主,《易经》有云:一为阳二为阴。双星降世是不祥之兆,会影响国运,所以陛下和小君才会因此昏迷不醒啊。”
有人起了头,其他官员便也开始各抒己见道:“请建陵公主交出一位皇子,将其处死,方可保佑大汉,保佑陛下!”
一旁的刘嫖听罢,怒喝道:“什么狗屁阴阳,你这么说可有依据?”
刘璃轻轻的拍拍刘嫖,示意她稍安勿躁,随后她转身从乳母怀中抱过一个弟弟,让乳母抱着另外一个跟在她身后。
刘璃缓缓的走下椒房殿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到这些臣子面前。官员们下意识给建陵公主避让出一条路,刘璃便抱着孩子在他们中间来回走了一遍。
最后她站在众人面前道:“刚才大家也都看到两位皇子了,敢问他们和正常的婴孩有什么不同吗?”
众人说不出话来,刘璃继续道:“既然他们和正常的婴孩没什么不同,那你们凭什么说他们是不祥之兆?我母后确定怀了双生子的时候,怎么没有人站出来说,双星降世是不祥之兆?”
有人辩驳:“陛下和皇后无缘无故的昏迷了数日都不曾醒来,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是不祥吗?”
刘璃冷嗤一声,转眸看向开口说话的官员,冷冷的开口:“好啊,那本公主就按照你的意思,将一个皇子送去处死。但若处死了一个皇子,我父皇和母后还没有醒来的话,就用你的九族来给我的弟弟陪葬如何?”
这话一出,开口的人瞬间就怂了。
刘璃又看向其他人:“你们刚才不是都在建议处死一个皇子吗?谁敢站出来保证,只要处死一个小皇子,我父皇和母后肯定能醒过来,那我就依你们之言。但若我父皇和母后没有醒来,你们在场所有人,以谋害皇嗣的罪诛灭九族!”
话音一落,刘璃身后的士兵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仿佛准备将所有人都拿下一样。
刚才吵得很凶的官员都乖乖闭嘴了。
刘璃见状,趁热打铁道:“谁说双生子就是不祥了?我记得《战国策》中好像记录了不少双生子的存在。晋惠公夷吾有一对龙凤双生子,战国时期的楚考烈王同样有一对双生子,长子熊捍便是楚幽王,次子熊犹是楚哀王。怎么到了大汉,我母后诞下了双生子,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不祥之兆?”
一席话让众人哑口无言。
这时候,收到刘璃命令的廷尉府的官吏也从少府那边赶了过来,刘璃看向张汤,将自己怀里的小皇子交给乳母。
随后她开口道:“张汤,义纵听令。”
官吏中的张汤和义纵站出来:“臣在。”
“日后再听见有人说双生子是不祥之兆,那便是公然诅咒我大汉国运,其心当诛。你二人便直接将人逮捕,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