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二年之后,大汉就没有太尉了。
“我倒也想上战场立战功,可惜我不是这块料呀。”桑迁长叹一声:“看来我只能努力当一个不会早死的丞相了。”
刘璃:“……”倒也不必这样诅咒自己。
桑迁是特意来寻刘璃,给她送香囊的。天色渐黯,刘璃也要回未央宫了,桑迁和她道别。
刘璃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开口叫住了他:“桑迁。”
桑迁转头看向她:“嗯?”
她抿了抿唇道:“理想不错,继续努力。”
他扬眉,转身背对着她,向她挥了挥手。然后又听身后的公主说:“还有你现在的声音真的好难听,建议你变声期过后再开口说话。”
桑迁脚下一个踉跄:“?”
负责给公主驾车的御者已经驾驶着马车缓缓的驶出了闾里。
**
欺负刘闳的老妪被士兵押着准备送去廷尉府,接受大汉法律的制裁。押她离开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从宫外回来的刘璃,刘璃好奇:“她怎么回事啊?”
“这老妪照顾二皇子不周,被窦太主发现了,皇后小君要命人将她送去廷尉府处置呢。”跟在后面的宫女,简单的将事情告诉了刘璃。
话音刚落,刘璃便看见回廊的栏杆边,站着一个看上去显得垂头丧气的小男孩,那男孩看着的方向,就是刚才那老妪被带走的位置。
刘闳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了自己,微微转头便看到了刘璃,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刘闳先反应了过来,抬手向刘璃拜礼:“闳拜见长姐。”
刘璃走向他,仔细的打量着眼前梳着两个发髻,大概六七岁年纪的刘闳,而后颇为友善的伸手将他扶起来:“不用多礼。”
刘闳有些拘谨的站直了身体,看向刘璃的目光小心翼翼,却又充满了一些好奇。
从懂事起,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在这个未央宫中的地位了。
他没有母亲,更没有兄长刘据那样一个会打仗的舅舅。常年陪伴他的,只有那个会经常使唤他,贬低他的老妪。
父皇会记得让四岁的兄长入太学,却忘记了那时的他也是四岁。他虽然没有兄长聪慧,但他可以更加勤勉。
这些……父皇都看不到。
未央宫中人人都知道,父皇最喜欢的孩子,其实也不是皇长子刘据,而是眼前这个大汉皇后所出的公主。
“你刚才为什么叫我长姐?”刘璃有些好奇的问。
她虽然是长公主,但在刘彻的孩子中并非为长,按理说刘闳怎么也不该叫自己为长姐吧。
刘闳小声道:“长姐是父皇亲封的长公主,闳自然要叫长姐。”
这个理由倒也合理,刘璃也不再纠结这个称呼问题,她随意问:“你今年几岁了?”
刘闳:“七岁。”
“入太学了吗?”
刘闳:“去岁刚入太学。”
刘璃看着他如此一板一眼的模样,总觉得他身上好像少了一点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活泼,多少有些老成了。
又想到他这样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所导致,刘璃抬手拍拍他瘦弱的肩膀问:“有人欺负你,你为什么不来找父皇诉苦呢?”
刘璃相信,不管是刘彻还是阿娇,若知道刘闳被宫人欺负了,一定会出面保护他的。他都七岁了,听他的谈吐言辞,应该是懂事的,为什么不来告状呢?
刘闳听到刘璃这么说,眼眶徒然一红,他小声说:“因为……阿嬷说父皇本来就不喜欢我,就算我去告诉父皇,也只会让父皇更加不喜欢我。而且……阿嬷虽然对我不好,但她毕竟是将我奶大的。”
刘璃一时间有些沉默,眼前这孩子似乎还蛮善良的,倒是和历史上记载的刘闳还蛮像的。
历史上的刘闳,汉武帝的第二个儿子。
因为他的母亲王夫人很得汉武帝的宠爱,所以他从出生开始,便也非常得汉武帝的喜欢。
这一点在《汉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闳母王夫人有宠,闳尤爱幸。
可惜刘闳命薄,在被封为齐王,去封国成为诸侯王的第八年就过世了。他死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估摸着也就十几岁。汉武帝赐他谥号为怀,意为慈惠仁德。
如今历史改变了,本该受宠的皇次子刘闳却成了没有娘,爹还不疼的小可怜。
这边姐弟两人正说着,大殿内的皇后和窦太主已经谈完了事情出来了,看见站在殿前的刘璃和刘闳,刘嫖甚是满意的看向刘彻,用眼神示意他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