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听到他们的对话,也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偷听。她还没想好要怎么让荀熠留下来呢,说不定现在能偷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荀熠对那些权贵有意见,但是对医官没意见,所以他如实相告:“鄙人师承淳于先生。”
席间几个医官听到这个名字,神情愣怔了片刻,有一人问:“可是淳于意?”
荀熠微微颔首:“正是家师。”
医官们听到淳于意的名字,纷纷向荀熠拱手致敬:“难怪荀先生年纪轻轻却医术了得,原来是从淳于公,失敬失敬。”
“我为医官时,还得淳于先生指点过。”
荀熠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知道他的师父,神情怔忪了一下,抬手向众人回了一礼。
淳于意?
刘璃抓到了偷听的重点,闭上眼睛搜了一下荀熠的师父淳于意究竟是何许人。
历史记载,淳于意是西汉时期的医学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仓公便是这位淳于意。
据说这个淳于意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本病历——《诊籍》。这个诊籍上详细记载了病患的姓名,症状还有诊断治疗的经过。此人不仅是一位良医,还是一名良师。
他非常注重医学的传承,凡是向他询问医术者,他都会传授自己的治疗经验。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很多徒弟,想必荀熠便是其中一个吧。
不仅如此,淳于意的女儿在历史上也小有名气,被后世称作为孝道典型的缇萦救父,便是淳于意和他女儿的故事。
淳于意云游各地为百姓治病,很多地方的诸侯王,还有一些官员都想将他留下来为自己服务。但是淳于意不愿攀附权贵,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后来就有人向当时的天子汉文帝告状,淳于意被判了肉刑(肉刑是直接摧残身体的刑罚,有黥、劓、刖、宫等)。
淳于意的女儿淳于缇萦为了救父亲,自愿入宫当婢女替父赎罪。这样孝心的举动,感动了汉文帝,于是汉文帝便赦免了淳于意,甚至还废除了肉刑制度。
查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刘璃心中一阵恍然。
难怪之前自己开口让荀熠留下来的时候,他会显得极为不愿意,原来他的师父就已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了。
得亏当时的皇帝是汉文帝,若是换成一些昏庸的皇帝,杀害了淳于意,那对中医的发展也是一种打击呀。
之后淳于意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刘彻登基的那一年,刘璃感觉这位医学家还蛮长寿的。
知道了这些故事后,更加坚定了刘璃想要将荀熠给留下来的决心。她想到自己先前开口挽留荀熠时的场景,突然觉得那时的自己好没诚意。
唔……二顾茅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有诚意一点!
一顿除夕火锅宴,食材虽然不丰盛,但是大家吃得都很开心。刘璃吃得也很开心,这里虽然没有在未央宫人多热闹,还有歌舞可以欣赏,但是胜在氛围很轻松,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她人小,吃得也不多。吃了几个肉圆,几片羊肉之后,差不多就饱了。
后厨还将之前包的饺子当作主食送了过来,刘璃每个馅的饺子都尝了一个,最后小肚子都撑得圆鼓鼓的了。
“诸位,我吃饱啦,你们慢慢享用。”刘璃放下手中的筷子,笑眯眯的站起身向大家示意:“我先回去休息了。”
众人也纷纷向刘璃拱手示意。
坐在刘璃身边的卫燕儿也放下了筷子,火锅的热气熏红了她的脸颊,她小声道:“我也吃饱了。”说着她转头看向刘璃:“公主,我和你一起走吧。”
刘璃点点头:“好呀。”说着她牵起卫燕儿的手,两个女孩再次向屋内的众人作揖,随后一起离开。
除夕夜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明亮,高高的悬挂在天际。远远的看去山峦叠嶂,很有一种古诗词中的氛围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里虽然不是玉门关,但这里的明月却真的有一种孤月的感觉,李白大人诚不欺我也。
“阿璃,你想长安了吗?”走在刘璃身旁的卫燕儿,转头看见刘璃一直仰头看着明月,轻声询问。
刘璃微微回神,笑着点头说:“想呀。”不过不是想长安,而是想在长安里的人。
她想阿娇,也想刘彻。
卫燕儿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才刚来一个月,我也想长安了,也不知道母亲现在在做什么。”
刘璃抿了抿唇,安慰道:“年后用不了太长时间,医官们应该就可以回去了。你也可以回去看你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