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落落大方的从刘彻身边走出来,抬手向张骞作揖:“张公,我便是你要找的建陵公主。”
张骞弯腰向刘璃回了一礼:“建陵公主。”
“张公想与我说什么,不如移步侧殿,细细道来吧。”刘璃大概猜到张骞想问什么,直接引他去偏殿。
阿娇看着刘璃和张汤一前一后离开的背影,挑了挑眉便准备回宣室殿。
“等等……陛下。”因为在外面,刘彻没有唤出阿娇的名字。
阿娇侧头看他:“什么事?”
刘彻抿了抿唇,又垂下眼帘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最后他多少带着点扭捏,抬眸看向眼前的“男人”,娇声道:“你在大殿内说的那句话非常好听。”
阿娇:“哪句?”她在大殿内说了好多话来着。
“就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刘彻的心窝窝里,那一刻的阿娇是如此的让他心动!
原来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还是他的阿娇。也只有阿娇才能如此和他心之共鸣!
想到这里,刘彻的内心情难自禁,他直接当着不远处的守卫和宫女们的面,扑到了阿娇身边,踮起脚尖亲了一下她的侧脸。
阿娇呆住了:“……”他在干嘛啊?
有毛病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且那句话也不是她想出来的啊,是阿璃事先告诉她要这样说,她才这样说的呀!
其实这句话出自汉元帝时期,一个叫陈汤的名将上书中的内容。刘璃突然想到了,就告诉了阿娇,可以用这样的话来鼓舞人心,统一士气。
没想到就这样一句话,竟然戳到了刘彻的心巴上。
**
刘璃和张骞来到了宣室殿的侧殿,宫人还给两人准备了点心和茶饮。
刘璃刚坐下,却不想张骞对着她今日跪下行了一个跪礼,吓得她一下子从位置上跳了起来,“你,你……你这是要干嘛?”
“臣要感谢公主的救命之恩。”
刘璃:“我什么时候救了你?”
“陈非将军已经和我说了,是您曾经命令他救我,否则他也不会愿意深入匈奴腹地,将我的妻儿救出来。”
刘璃愣住,陈非去救张骞的妻儿,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命令?她什么时候给他下了这样的命令?
怔忪的时候她突然想到,元光六年的龙城之战,陈非因为没能完成她的嘱托,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情。所以当他听到张骞的妻儿需要搭救的时候,就冒险深入了匈奴腹地?
啊这……她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说了,怎么如此死脑筋呢?
刘璃连忙上前将张骞扶起来:“张公不必如此,并不是我对陈非将军下的命令,许是他不忍看你们夫妻无法相见,所以才会帮你吧。”
触碰到张骞的瞬间,刘璃也解锁了张骞的好感值:70点。
刘璃满意的扬了扬眉,感觉还不错。
关于大汉为何会有西域农作物这一点,刘璃自然不能和张骞说真话,但她编瞎话的本事还是不错的,于是她开口道:“张公,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去寻找西域,那么西域各国的人也可能来我们大汉呀。你已经离开大汉十余年了,回来之后可有好好的看看如今大汉的变化?”
这么一说,确实没有。
昨日张骞跟随者陈非的军队回到长安,随后便被安排住进了官署中,等待天子的传召。今日一早便来面见天子,向天子讲述他在西域的见闻,哪里有时间去看看如今的大汉呢?
刘璃笑了笑,扬唇笑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看看如今的大汉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将张骞送出去之后,刘璃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总算将他给糊弄过去了。
另外一边,阿娇和刘彻又召见了卫青和陈非两人,主要是刘彻想要听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缠了阿娇好久,阿娇才答应召两位将领来。
阿娇发现刘彻越来越磨人了,有点烦他。
陈非和卫青分别讲述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大体上和刘彻之前安排的一模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动。
刘彻像是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陈非,饶有兴致的问:“骁勇侯,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去匈奴腹地将张骞的妻儿救出来的?”
陈非也不隐瞒,将他们从出发到回来的经过都告诉了皇后,当然也包括了他们从匈奴带回来的汉人少年。
刘彻一听到有一个熟悉匈奴地形的汉人少年跟着他们一起回来了,又是一阵惊喜:“有这样一个人在,日后安排李广出击匈奴的时候,倒也不怕他会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