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她有金手指, 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 刘璃闭上眼睛好好的查了一下关于古代王朝遇见旱灾之后,会怎么做。
查了一圈下来,刘璃发现中国古代王朝应对旱灾的办法甚至在现代, 基本都是从汉武帝时期延续下来的办法。
据说在汉武帝统治的时期,大约在元封元年开始, 持续了十年发生了旱灾和蝗虫灾害。而汉武帝在面对旱灾的时候,想出了两个应对的方案。
一个是升级农耕种植,还有一个便是修建水利工程。
不得不提,汉武帝的谥号虽然是一个武字,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的本事,并不输给汉文帝和汉景帝,甚至也算是帝王中的佼佼者。
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搜粟都尉赵过向刘彻提出了一个适合旱地耕作的代田法。
这个办法不仅产生了新型的农耕工具——耦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耕作的负担。还扩大了产量,为农作物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可以说赵过就相当于现代的袁隆平,他这个贡献是巨大的,几乎造福了中国古代至近代的农民百姓。
可惜赵过此人生卒年不祥,在公元前91年才担任搜粟都尉,这个时候他的年纪恐怕还没有刘彻大。
刘璃连夜将这个代田法还有具体的农耕方式记了下来,以免明天起床会忘记。
第二天她刚想将这个代田法告诉阿娇和刘彻,便听说帝后一起去宣室殿议事了。
好嘛,一大早就去讨论政事,必定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刘璃只好用小篆将代田法重新写了一遍,交给芙蕖:“待父皇和母后回来后,帮我将这个交给他们。”
芙蕖将刘璃递来的纸小心的折叠好收起来:“诺。”
刘璃这才放心的出门去太学上课。
对于刘璃来说,来不来太学上课也没什么差别。今年的课程,因为之前的巫蛊事件,她就旷课了三个月,眼看着再来五十天便又要放暑假了。
今日来给刘璃所在班级授课的,是前段时间新来的博士公孙弘。刘璃盯着公孙弘花白的头发,心中称赞这位老先生真是敬业。
史料记载,公孙弘曾因为不会说话而不得帝心被免官,一直到他七十岁了,才重新被推举进入朝廷任职。后来他的仕途更是一路猛进,最后官至丞相。
当然了在汉武帝时期当丞相,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公孙弘在当了六年的丞相之后便病逝了,享年差不多有八十岁左右。
所以现在的这位公孙弘先生,最起码七十岁了,这在古代可是罕见的高寿啊。
刘璃有点想向公孙先生讨教长寿的秘籍,并且送给一度想要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刘大猪!
公孙弘以熟读《公羊传》而闻名于郡国,如今他被命为博士,在金马门待诏。随后又将他安排来太学院教学生们学《公羊传》。
课堂静谧,只有讲座上公孙弘先生用一种温吞又催眠的语调给同学们讲课。课堂上有一半的学生,低着脑袋,如同小鸡啄米一样一点一点,刘璃也不例外。
她昨晚因为研究代田法,通过【百科】技能找了好多资料,这才勉强将代田法的具体操作办法给还原了出来。
现在坐在课堂上,一边听着公孙先生的讲课,一边感受着窗外吹拂进来的夏风,她的眼皮仿佛有千斤重。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毫无征兆的砸到了刘璃的小脑袋上,她倏地一下惊醒过来,左右看了看,最后看到了躲在窗外的曹襄。
刘璃:“?”
曹襄趴在窗口小声道:“打开看看。”
这是要搞什么啊?刘璃满脸疑惑,却还是将曹襄扔来的纸团展开,只见上面歪七八扭的写着:“午时,太学院门前集合,去看龙舟。”
看龙舟?
刘璃转头看向曹襄,谁知道这个家伙已经悄悄猫着腰跑了。刘璃挠挠头,盯着纸条上的内容想了想。
龙舟?端午节?
算算时间,今日可不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吗?所以曹襄这是要约自己去过端午节?而且还是逃课去?
刘璃将纸团重新揉起来塞进包里,对这个所谓的龙舟不太感兴趣,她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幸好她在这下面的小动作,前面的公孙先生并没有察觉,她继续撑着脑袋,准备入睡。
谁知道她刚进入状态,旁边座位的陈苒直接将她给戳醒了,并且也递给她一个纸团。
刘璃:“?”
刘璃醒了醒神,将手中的纸团打开,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民间有龙舟祭祀,一起去玩吗?”
这字迹明显不是陈苒写的,刘璃转头看向她,目光中写着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