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建议,阿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不予理睬,又安排人给司马相如传递了旨意,让他务必要安抚好当地百姓。
阿娇没有来椒房殿的第五天。
朝中御史大夫再次提出,暂停开拓西南夷的计划。西南夷之地虽然地博但是人少,劳民伤财得地无用。
如今更应该注重大汉关中地区的各种发展,而不是去修筑这条毫无意义的道路。
“怎么会毫无意义呢?”阿娇缓缓开口反驳:“他们既然已经归顺于大汉,那便是我大汉的子民。修建这条路,不仅是让运输更方便,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天子之威,大汉之威。”
刘璃曾经对阿娇说过,未来的西南夷地区,将会以成都为核心成为整个中国的战略后方。
阿娇还说,中国就是两千多年后的大汉。如果如今不去开拓西南夷,那以后就没有皇帝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壮举了。
所以为了如今的大汉,也为了两千多年后的大汉,阿娇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妥协。
阿娇没有来椒房殿的第六天。
朝中反对的声音从前朝传入了后宫,宫女内侍们闲暇的时候也会悄悄的讨论着这件事。他们也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天子一定要去修这样一条吃力不讨好的路呢。
刘彻皱着眉找到刘璃:“阿璃随我去宣室殿吧,如今朝中反对的声音没停,后宫中都有所传言了,你母后一定不知道怎么办了,只怕她会抵不过朝臣反对的声音。”
刘璃抿了抿唇:“父皇为何觉得母后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刘彻:“因为……”刘彻的话卡在喉咙间,一时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因为他潜意识里觉得,以阿娇的性子定然是处理不好的。说不定她现在心里很慌张,甚至想要来找自己求助,但又碍于他们在“冷战”,所以在强撑着罢了。
“我倒觉得阿母可以处理好。”刘璃微微昂头,笑眯眯的说道:“我们要相信她。”
毕竟当初选择开拓西南夷并且修路的时候,刘璃就已经和阿娇说过这条路的重要性了,她相信阿娇一定不会放弃的。
刘彻挑了挑眉,在刘璃的劝说下,决定先静观其变,看看阿娇究竟会如何解决大臣们反对的声音。
阿娇没有来椒房殿的第七天。
阿娇召集内朝大臣一起商议,如何将民间朝中反对开拓西南夷的声音压下去。众人一番商议,也没能想到一个好办法。甚至内朝中人,也疑问天子,为何一定要开发西南夷地区。
这个时候阿娇也没办法说,这个地方虽然现在不是很起眼,但是在未来会很重要。
便在这时,苏文捧着从西南夷地区送来的急报而来。阿娇展开手中的竹简,看完之后她顿时神采飞舞,将手中急报给其他人看。
这是一份司马相如传来的文章,描述了如今大汉的形势以及西征的情况,并且还重点说明了,开通西南夷地区的意义。
文辞真情实感,对照公整,其立意也非常庞大,所有人看了都不得不感叹一句,司马相如真不愧是当代赋圣。
“使疏逖不闭……而息诛伐于彼。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大概意思为:让被愚昧和黑暗蒙蔽的人可以看见光明和出路,让远方的人看见希望。不论远近,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东方朔捧着司马相如的这篇《难蜀父老》称赞道:“这句话说得好啊!司马郎君真是有大格局,实在是我等狭隘了!”
又有人道:“原来陛下此举,着实是在为天下百姓着想,您当之无愧为天子。”对陛下的崇敬之情+1。
阿娇听到众人的夸赞,想到真正同意和决定开拓的人,其实还是刘彻。她轻轻握了握拳,缓缓开口道:“有司马相如如此情真意切的文章,朕相信其他人都会明白修筑这条路的意义。尚书令,朕命你安排人用建陵纸将这篇《难蜀父老》抄录百份,送达众位卿家府邸,供他们品阅鉴赏。”
尚书令站出来领命:“诺。”
阿娇想了想补充道:“可以先誊抄一份送去椒房殿。”
晚间,尚书令安排人将誊抄出来的《难蜀父老》送来了椒房殿,刘彻第一时间看到,直呼司马相如写得好:“相如之才,朕都愧之不如啊。”
刘璃趴在旁边看了半晌,还是凭着系统的翻译,才将这篇古代散文给翻译了过来。
在这里,刘璃也不得不说司马相如真牛逼,他写的原文她一句都看不懂,但是用白话文翻译了过来之后,她便直呼不愧是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