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皱眉:“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王太后:“?”
“那时候祖母把持朝政,我自然不希望阿娇生下皇子。如今朕已亲政四年,正是需要嫡皇子的时候。”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阿娇的心口猛地一窒。以前她是陈阿娇的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情,变成刘彻后,她倒是能够想通了。
外祖母还在世的时候,刘彻的处境有多难,其实她是知道的。只不过那时候她天真,她还相信爱情,相信这个男人。所以很多事情她不愿意去看,也不愿意去想,只想活得肆意张扬。
如今她自己变成了刘彻,再回想那些年的种种,很多道理她也都能悟出来了。但就算变刘彻,阿娇依旧想不明白,最后刘彻为什么一定要废了自己。
“就算如此,你也不能让你长姐在阿娇面前这么难堪。”王太后想起来,自己此番是为了自己女儿出气的。
“母后。”阿娇挑眉道:“是平阳公主对皇后不敬在先,你应该劝劝长姐注意一点身份。”
王太后:“……”
阿娇缓缓的表明了态度:“母后,不管怎么样阿娇如今是朕的皇后,以后也是。我相信阿娇不是明事理的人,他这段时间对您的态度应该非常好吧?”
这倒是真的。
前段时间天气骤冷,王太后偶染风寒,便是“阿娇”在长乐宫不眠不休的侍疾,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那时候看着“阿娇”,王太后差点以为阿娇才是自己的女儿。所以自病愈之后,王太后就不让“阿娇”每个月月初和月中来长乐宫拜见了,让她好好的在椒房殿养胎。
见王太后无话可说,阿娇也不欲在长乐宫久留,她抬手作揖道:“母后,儿子还有政务要处理,就先回去了。”说着,不等王太后反应,阿娇起身离开了长信殿。
王太后则一直在回味着刚才儿子说的话,她在想自己以前讨厌阿娇,是不是真的对阿娇存在偏见?
**
年前关于桑弘羊提出来的“算缗告缗”方案,刘彻已经知道了,他一开始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提案,但是刘璃一脸严肃的和他说了,如果实行这个方案会造成的后果。
刘彻听罢,沉思了良久,决定让阿娇招来内朝大臣们来好好商讨一下对策。一如既往的,阿娇在前面和内朝大臣们商议,刘彻和刘璃两人躲在侧殿偷听。
最后结合桑弘羊的提议,更改了“算缗告缗”的具体实施办法,保留了“算缗”这一项,照旧收取商人们的赋税。
考虑到商人们会不配合交税,依旧鼓励大家检举揭发偷税行为,只不过不再以没收商人全部家业为惩罚,而是勒令商人补全税款,便可以既往不咎。如若还是不遵从规定,再进行罚款。
至于“算缗”的收税方式,还需要大臣们再好好讨论。阿娇任命桑弘羊为负责人,商讨出对策后再来汇报。
朝政的事情处理完了,阿娇也顺势公布了皇长子的名字,赐名为据,由太常开始准备皇长子的满月礼。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彻变成了阿娇,而且他肚子里也怀了一个,所以他对皇长子刘据的出生,也只是一开始高兴了几天,之后便没怎么关心了。
他关注的重心,早就变成了他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了。
元光四年一月中旬的时候,远从淮南而来的淮南王翁主刘陵,终于抵达了长安城。
刘陵一入未央宫,便先去了宣室殿拜见天子。
刘璃听说那位历史留名的淮南王翁主来了,便非常好奇的要跟着阿娇去看看。其实历史上关于淮南王翁主刘陵的介绍并不多,只说她从小就机智聪明,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只是评价了一句:“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
不过刘璃记得,在影视剧中,刘陵所有的形象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女间谍。
所以如今即将看见真人了,刘璃不禁有些好奇:“阿母,这个淮南王翁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阿娇想了想道:“其实我也没怎么见过她,只是建元元年的时候,她在未央宫里小住了一段时间。”
那时候的刘陵,还是个没有及笄的小女孩。每次见到她,都会甜甜的叫她阿娇姐。如今这一晃眼,十年过去了,阿娇也不好说当年那个小妹妹变成了什么样。
刘璃抿了抿唇,想着反正等会儿就能看见了,便也不再问。
宣室殿内,阿娇已经命人准备了一些接待刘陵的茶点。不一会功夫,宦者过来禀报,淮南王翁主已经到了,正等着天子的传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