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奶奶说不出话,只反手一挡,挡住了水碗。
水洒出来一点,滴落在炕席上,很快濡湿一小片。
“给我吧。”
周向海接过水碗,递到周奶奶嘴边,老人家喝了几口,咳嗽终于停止。
周奶奶深呼吸了几回,觉着好一些。
她一双眼睛先看向坐在板凳上的周母,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向了立在跟前的儿子。
“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别跟我打马虎眼。”
“娘,您先养好身体,这些事情……”
“闭嘴!”
周奶奶身材瘦弱,精神也因为连日生病而变得虚弱不堪。可此时她眼睛瞪起来,还颇有威势。
周父到底是顾忌着老娘的病,真的不说话了。
周奶奶看他这样子,心里叹一口气,转向了周向海。
“向海,你说。”
“行。”
于是,周向海把林家的事儿说了一遍。
他说话很慢,也许是生怕周奶奶听不清楚,也许是别的。而且语气中不带任何的情绪。
让人听起来很客观。
还没等听完,周奶奶就气得不行。全部听完以后,周奶奶冷笑,“你们,这是不想让我孙子痛快是吧?”
“向海好不容易有个喜欢的姑娘,你们就这么给他使绊子?”
周奶奶盯着儿子,但用的称呼是“你们”。
在场的,只要不傻,都能听出来她实际指得是谁。
周母自嫁过来以后,就没咋受过委屈。周父对她很好,年轻的时候,周奶奶这个当婆婆的,也没有给她气受过。
这么几十年下来,周母唯一受过的苦难,大概就是生周向海时候难产,已经后来在炕上躺的那半年。
她从来没被周奶奶这样说过,还是当着儿子周向海的面。
周母腾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
“娘,林茉那姑娘不是个温顺的,这还没咋着,就开始尥蹶子了。以后真的嫁进来,还不得搅得全家不安宁?”
“好了,你别说了。”
周父见老娘又咳嗽起来,忙制止老伴儿。
可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话已经说出口,周奶奶也听见了,咳嗽得更加厉害。
周向海又是一顿拍背顺气,脸色越发阴沉。
“奶奶,咱们回家吧,别置气。”
等周奶奶咳嗽完,周向海便扶着奶奶下地。
周父没拦住,眼睁睁地看着两个人走出房门。
屋里一片沉寂。
这会儿还没到午饭的点儿,儿子儿媳妇还在下地没回来,闺女去县城上高中了。
如今,儿子和老娘又走了。
周父叹口气,对老伴说:“你看看你,做得好事!”
周母不认,“咋的,我是长辈,说不得她了?”
周父看着老伴,只觉得一阵气闷。
这些年,他怜惜老伴生孩子辛苦,很多该说的话,都选择不说。终于,酿成了今天的结局。
此时此刻,他无比后悔。
“向海被爷爷奶奶带大的,跟咱们本来就不亲,你,唉!”
面对老伴高昂的下巴,周父有点说不下去。
他觉得,此时自己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果然,周母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而是振振有词地说:“咋的,我是他娘,说说他对象也是应该。”
“行,你说,啥时候这个孩子真的跟你离了心,你就老实了!”
周父懒得跟这个女人说话,背着手走了。
*
周向海扶着奶奶回家,看看时间差不多,便开始张罗做饭。
小时候,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等他到了十二岁,周向海就开始给两个老人做饭了。
只可惜,爷爷走得早,没享到他什么福。
周奶奶听着灶间的声音,喊了一声,“向海?”
周向海应一声,片刻走到屋里来,以为奶奶要下地或者喝水什么的。
周奶奶看着孙子,叹一口气,问:“你到底咋想的?”
从林家回来以后,周向海就没说过几句话。
即便知道孙子素来沉默,周奶奶也觉得这件事反常。
面对真心疼爱自己、把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奶奶,周向海还是愿意说说心里话的。
“奶奶,我想盖房。”
周奶奶:“啥?盖房干啥?你现在住奶奶这里不好吗?再说了,即便不想住这里,你爹的房子也够住的。”
说完了,周奶奶突然反应过来。
“你是,为了林家的姑娘?”
周向海点头。
今天临走的时候,他对她说,让她自由选择,即便从此后和他形同陌路,他也能够理解。
她是自由的,但他要尽力。
比如,盖房子,如果有一天,她想嫁他,他们完全可以独立住一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