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之后,原本骨子里的天性得到的释放,老中医也就不再纠结,没见的郁气散去,他哈哈一笑,说:“好了,女娃娃,你就不要安慰我这个老头子,我虽然上了年级,脑子还算不得糊涂。行,之前那些事情咱都不提了,我愿意跟你们回到你们的村子里,给你们奶奶看病。”
“啊,那可太好了!”
林茉几乎要忍不住跳起来。
她下意识的回头朝周向海望去,眼睛亮晶晶的,整个人像是在发光。
这样的林茉,完全让人移不开眼睛,即便沉稳如周向还也是一样。
翘起嘴角,他回望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何德何能,自己能够遇到她,和她相恋!
老中医答应了,剩下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下一步,就是要去开介绍信,收拾东西。
老中医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决定好了就要站起身来去大队部。
被林茉笑着拦住,指一指外屋的桌子,她问老中医,“还是先吃完饭再去吧?”
老中医这才想起来,连连点头,“对对对必须得先把这顿饭吃了!”
那倒是要尝尝,这个女娃娃的手艺到底有多好?
昨天晚上,他和小孙女儿就被饭菜的香味引着,小孙女儿差点没忍住打开院门,而他虽然忍住了,也制止了小孙女儿,但是整个晚上梦到的都是一桌又一桌的美味佳肴。
吃到麻辣肥肠的第一口,老中医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唉,这个门开的,不亏!”
这么好吃的东西,又做得如此家常,他还是第一次吃到。
不亏,不亏喽。
林茉殷勤地给夹了一块大骨头,“您跟着我们回村之后,我天天给您做好吃的。”
“那行,那行!”
听了这话,老中医顿时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饭后,周向海陪着老中医去大队部开介绍信。
大队书记问明情况,刷刷刷几笔写好介绍信,盖上公章。
交给老中医的时候,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十分不舍,“老人家,您可不要一去不回啊!”
第115章
“您老人家可别一去不回啊!”
大队书记对此非常担心。
自从老中医来到村子, 村民们就很少花钱去乡里卫生所、或者去县城的大医院看病了。
有个头疼脑热的,或是别的地方不舒服,这种小毛病, 就到大队部里来。
花几分钱买一包药回去吃了都能好。
药是老中医提前配好的, 按照应对的病症分类。
有治风寒感冒的, 也有治风热感冒的,有治吃了不干净东西导致腹泻的, 也有治肠胃受寒引起的肚子疼的。
不一而足。
如果村民们手里连几分钱都没有, 那就记在大队部的账上,到年底计算公分的时候,从工分里头扣就是了。
也就是说, 以前得花几毛钱误半天工才能去一趟乡里诊所或者县里医院才能拿到药的村民们, 如今只需要几分钱甚至暂时不需要钱, 十来分钟来一趟大队部就能拿到药。
而且很多时候, 老中医的药比诊所和医院开可起效多了。
村民们生病的日子少,整个村子的生产力肯定有所提高, 这对大队书记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如果这位老先生从此一走了之, 那可太可惜了。
那他这个大队书记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大夫啊!
老中医跟林茉对视了一眼, 见后者对自己摇摇头,老中医心里明白, 便对大队书记说:“您放心我会回来的,介绍信下面有日期的, 我也不能一直拿着这个在外面飘呀。”
大队书记想想也是, 深觉自己想太多了, 也就笑起来, 说了几句漂亮话,嘱咐老中医早点回来。
老中医自然答应。
至于带上小孙女儿翠翠, 理由也很充分。
翠翠在村里没有其他的亲人,当然得跟着他这个当爷爷的走。
第2天一早,一行四人,三个大人一个孩子,齐刷刷地上了路。
先坐牛车到县城,再坐大巴车到这边的县城,经过4个半钟头,四个人终于下了汽车。
一下车,原本还因为长途跋涉太过疲劳而显得蔫儿蔫儿的翠翠小朋友,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拉着爷爷的手猛摇,“爷爷,爷爷,这里比咱们那边热闹多了!”
老中医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孙女说的是祖孙两这几年住的地方。
这孩子,估计已经忘记她是在大城市出生的,也曾经有着大城市的户口的。
心里深深叹口气,老中医应一声,赞同小孙女的话,“确实比咱们那边热闹多了。”
仅有的两次,他带着小孙女儿去过那边的县城,确实不如这里繁华。好像两地差着五六年的时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