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你说的是县城机械厂吗?县城唯一的那厂子?”
“对,就是那里。”
林茉觉得王婶真是个妙人。
县城唯一的厂子被王婶加了这么多形容词,不知道的还以为多少个厂子呢。
“哎哟喂,那敢情好呀!”
王婶儿一拍大.腿,笑得合不拢嘴。
她着实为林茉高兴。
“那厂子怎么着也得有几百号人吧,给那里的食堂供货,一个月挣的可不少嘞!”
宋桂枝更高兴。
“挣得多少倒是其次,主要是不用那么累了。”
可不就是这话!
林茉也是这么想的。
她不用天天风吹日晒去黑市一点点卖卤菜了。
“一开始的时候供不了多少,我跟他们说的是,明天只送十斤卤菜。”
王婶:“那够什么人吃的呀,每人咬一口就没有了!”
王婶说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基本上却是实情。
林茉就笑,“婶子,我这刚开始一下子供太多也忙不过来呀。”
王婶听了点头,还真的是。
宋桂枝想了一下,说:“这样,晚上大家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每天抽出半个人来跟你一块做卤菜、一块送过到县城去。”
林茉点点头,“也就洗菜切菜需要人帮忙,入了锅,我自己就能搞定了。”
入锅以后,也就是慢慢煮着。
捞出来后就更不需要人了。
只要把各种菜肉放在卤汁里泡着就行。
宋桂枝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点头说行。
“让你哥天天早晨陪你送货好了。”
这正是林茉需要的。
周向海说要陪她去的,可他也忙着盖房子,林茉倒不是舍不得用,主要是想快点见到房子盖起来。
这也算是她自己的一点私心吧。
第5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听说自己闺女马上要给信诚机械厂的食堂供货, 原本聊天聊着有点困的宋桂芝,一下子也不困了。
她张罗着要洗菜去。
洗好菜还得稍微晾晾干。
要不然,熬煮的时候, 水气进入到卤汁, 味道就没有那么浓郁了。
这些知识原本宋桂芝是不知道的。
还是听自己小闺女林茉收起, 这才记住了。
早知道宋桂芝是个雷厉风行的爽利性子,但此时见她说风就是雨, 甚至都不管还有王婶在, 就要立马撸起袖子干活的样子,林茉还是有点哭笑不得。
她拉住宋桂芝,不让后者往灶间去。
“娘, 着急也不在这一时半会的。王婶还在呢, 咱们再坐坐。”
被闺女这么一提醒, 宋桂枝也反应过来了。
她不意思地对王婶笑笑, “你可别挑理啊,我这也是高兴坏了, 来来, 咱们继续坐着唠嗑。”
厢房的房檐底下, 放着两个小板凳。
年头长了,木质都有了包浆似的, 尤其是时常坐人的中间部分,更是闪亮光滑。
在林茉回来以前, 宋桂枝就是坐在这里, 和同样坐着的王婶唠嗑来着。
王婶摆摆手, “几十年一块堆住着, 我跟你计较这个做啥。我看咱们也别干坐着,就顺便把菜洗了得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宋桂枝也没和多年老姐妹客气。
从灶间拎了两个大盆和一副篦子来。
两个大盆,一个用来洗第一回,一个用来洗第二回。
篦子是用竹子穿成的,期间有空挡,一会儿正好用来沥水。
林茉又拿了个小一点的盆,把篦子放在上面。
回身又去灶间取菜。
“你这小闺女,拉扯得可太值了。”
隔着一段距离,王婶望着灶间里林茉忙碌的身影,如此对宋桂枝说。
王婶说的“拉扯”是本地话,意思是养孩子。
生养的孩子孝顺或者有出息,本地人都会这么对孩子的父母说。
若是旁人说,宋桂枝也会谦虚几句。
但王婶是自己人,她也就不讲那些虚的了。
“不瞒你说,我以前私下里想着,我这个闺女以后嫁个正经人家,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我和她爹也就知足了。毕竟,这孩子,从小被我惯着,为人处世方面真是不太行。地里的活,家里的活,也不太行。”
宋桂枝嘴角含着笑意,慢慢地说着,思绪仿佛回到了以前。
王婶听着,并没有反驳。
隔壁住着,她又哪里不知道林茉的性情呢。
只是,王婶跟宋桂枝、乃至林家的其他人一样,只要见到林茉那漂漂亮亮、娇娇弱弱的样子,压根不忍心责备什么。
再说了,关系再好,她也是外人。
林茉的爹娘还在呢,哪里轮到她教育人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