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茉不免又想到宋桂枝那天让周向海承诺的事情,林茉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尤其是在得知周向海已经开始盖房子, 并且第一车砖都拉回了的时候。
林茉知道, 周向海并没有敷衍她,也没有骗她。
他是真的在努力。
他在努力为两个人的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种有奔头的日子, 还真的挺让人上瘾的。
林茉脚步蹬得飞快,两边的树木往后退去,
到了黑市, 果然有七八个人在那里等着了。
林茉一到, 大家就围拢过去, 交钱的,拿卤菜的, 热闹得很。
好像整个黑市都因为林茉的到来而热闹了几分。
卖表的男人啧啧赞叹,跟旁边的人闲聊,“要我说,咱们这里最会做生意的就她了。”
说着,他朝林茉的方向点点下巴。
旁边的人也常来黑市卖东西,但贩卖的东西并不固定。
有时候是粮票,有时候是鸡蛋,有时候又是其他吃的。
还有一回,他还卖过一桶奶粉。
从脑子灵活,会做生意这方面来说,这人向来不服气任何人。
不过,这个突然出现并且在黑市站稳脚跟的姑娘除外。
倒不是她卖的东西有多稀有。
她卖的东西很平常,卤菜,其实家里都可以自己做。无非就是买各种调料,炖嘛。
口味不好也不怕,这回不好吃,下回改进,就肯定好吃了呀。
反正不管咋说,卤菜这个东西就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一般的人都不会选择卖这种不稀罕的东西。
可人家姑娘就拎着竹篮子来卖了,有半个月吗,好像没有吧。
一个竹篮子变成两个。
就看着热闹的场景,生意就不可能不好。
“佩服,佩服啊!”
卖表的男人呵呵笑,斜了旁边人一眼,“没想到,你也有佩服别人的时候。”
就这么说话的一会工夫,林茉带来的卤菜就卖了个七七八八。
她这才有功夫四下里望一眼,正好对上了不远处两个男人的目光。
那目光,咋说呢,不是惊艳,而是一种——钦佩?
反正林茉还挺享受的。
人家对她友好,她也不能不搭理不是。
于是,林茉也冲那两个人笑了一下。
“哎哟喂!”
平时买零碎东西的男人惊叫一声,目光怎么也无法从林茉的脸上离开。
对方的不对劲,出于好意的提醒他。
“我跟你说啊,人家这姑娘可是有对象的,那人估计你也认识,时不时的也在黑市出没。”
“有对象了,那人谁呀?”
买零碎东西的男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这样的也算是一表人才,而且这些年他没少倒腾东西,也悄悄的赚了不少钱。
长得不错,也有积蓄,这样的男人在相亲和婚恋市场上很得姑娘的喜欢。
时间长了,这男人也就飘了。
今儿跟这个姑娘处一段儿,明儿跟另外一个姑娘谈一段儿。不就是多花几个钱的意思吗?
他也不甚在乎。
颇有一种流连于花丛中,片叶不沾身的意思。
可今天他觉得自己要完了。
当那个姑娘转头,对着他们笑的时候,他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现在一听这姑娘居然有对象,他先是失望,继而竟然升腾出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来。
有对象又怎么样?只要不结婚,这姑娘就是自由的。
婚前撬墙角又不犯法。
不过听旁边的人的语气,他不免又有点疑惑。
“咋的,她对象还不是一般人?”
卖表的中年男人:“周向海,你听过没?”
周向海……
“隐约是有些印象,是那个经常过来倒腾收音机的人吗?”
“就是他!”
原来是他呀。
姜立有些不以为然。
他注意过周向海。
但不是刻意的去观察过,主要是那个人存在感太强了。
个子高,长的俊。
每次带来的都是紧俏的收音机。
听人说那声音这都是他自己组装的,这就说明这个人特别聪明,动手能力还强。
姜立以前对周向海是有点佩服的。
但此时他的想法产生了改变。
他并不觉得自己跟周向海比有什么比不上的。
毕竟周向海的家在农村,而他家在城里。
论起收入吗?
收音机肯定比姜立倒腾的零碎东西赚钱,但那只是单价。
收音机这东西单价贵。
同样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买的人并不多。
周向海一个月也来不了两三次。
满打满算能卖多少台收音机?
这么算下来,不说自己挣的比周向海多吧,最起码双方也是持平的,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