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门口,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喜庆洋洋。
“你带我去的地方,就是这里呀?”叶汝锦打趣道。
“嗯。”他跃下了马,把人小心地从马身上环抱下来。
“进去看看。”他牵着她,沿着宽阔的庭院,绕过假山石泉,穿过深幽的小道,来到一处池塘边。
夜月高挂,繁星璀璨,池塘边的梨树、桃树上,红色灯笼燃着暖光,倒映在池面上。
池塘周围种满了奇花异草,大片的风铃草随风摇曳,还有各色兰花、连翘、芍药、昙花、牡丹,都已经绽放,争奇斗艳,连接着缀满莲叶的池塘,美得让人目不暇接。
他带她走上曲折的回廊,忽而从怀兜里掏出一个深色的布袋。
“锦儿,你看。”
他将布袋的抽绳拉开,几道荧光从中飞闪而出,一闪一闪,穿过池塘,又绕到缤纷的花丛间,幽绿色的光芒,比天上的星辰还要耀眼。
这里风景如画,荧光在周围闪烁,像是梦境一般。
他看着她,轻声问道:“喜欢吗?”
“嗯。”她重重地点头,开心得露出两颗虎牙。
叶汝锦的目光随着这些神奇的小飞虫移动,她不满足于驻足观看,迈开碎步走进了花丛,又发现旁边的大树下,有一个崭新的秋千架。
“这里好美啊!”她双手碰着脸,一脸幸福地叹道。
原来他带她来,就是为了看这绝美的风景。
叶汝锦一把环住他的腰身,将脸紧紧贴在他的胸口上,听着他的心跳。
“宿小砚,我真的好开心。”
看着她动人的笑颜,他将人抱至秋千上,俯身吻了上去,少女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肩膀,手指在他发间缠绕。
她红着脸,第一次鼓起勇气,生涩地回应着他的热情。
满树梨花盛放,两人在树下亲吻,周围只有花香与鸟鸣作证。
......
春暖花开,大喜之日。
叶汝锦早早地起来,由仆妇和丫鬟为她穿上凤冠霞帔,细细地替她点上妆面。
回想起上次坐在铜镜前,也是穿着一身绯红嫁衣,她的心境与现在截然不同。
对今日的仪式,她欣然向往,想到他的柔情蜜意,她面露莞尔。
“姑娘,你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小翠夸赞道。
这三年来,她褪去了青涩和稚气,眉眼间比起以往更添了一点妩媚,出尘绝丽的俏脸下,亦是倾城身段。
对于小翠的夸赞,叶汝锦怡然接受,内心不禁有些紧张,不知道他再看到这样的自己,会是什么反应。
十里红妆,锣鼓喧天,两旁的树上系着红绸带,前方两位丫鬟一路铺洒着花瓣,叶汝锦坐在喜轿内,回首过往,红盖头下面的脸始终带着浅笑。
轿子停下,在喜婆的指引下,叶汝锦缓缓下了轿。
她的手被一个温暖的手掌接过,小心地牵着她进入内堂。
纵然隔着盖头,她也知道是他。
宾客言笑晏晏,即使看不见叶汝锦的长相,从她窈窕婀娜的身段,也能看出两人的般配。
拜堂仪式结束,叶汝锦就要被送入洞房。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些喧哗。
“那不是卫家的小姐吗?她怎么来了?”
卫思亭朝着喜堂走过来,见到众人诧异目光,她面上无波,行至卫纶身旁。
卫纶也拿她没有办法,生怕她在此胡闹,低声喝她:“小女,你怎么来了?”
宿砚本是宴请了卫纶一家的,但卫思亭一接到他的喜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几日,卫家人便再也不敢给她说起这事,默认她不会出席。
卫思亭环顾一周,高声道:“我今日是来观礼的,怎么,不欢迎我吗?”
她高调坦然的姿态,反而让所有人都没了话说。
家丁赶紧给她搬来坐席,安抚她坐下。
叶汝锦也将这动静听在耳里,她看不见现在的情形,下一瞬,宿砚已经伸出手,将她的双手紧握,像是无声的安抚。
她心里很踏实,并不在意卫思亭的到来。可他对自己细心的举动,仍是让她心下一暖。
新娘被送入了洞房后,宴席继续,酒桌上一派喜气。
谁都知道,这位小将军刚在裕王谋逆的战役中立过犬马之劳,是御前红人,前途无量。
因此,今日宾客众多,京里的达官贵人,来了近乎泰半。
宿砚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灌就醉的小少年,他心里装着更紧要的事,浅浅陪着宾客喝了几盏,便要抽身离去。
众人调笑声不断,甚至有人闹着要去闹洞房。还是卫纶出面,一句“春宵苦短”,替他挡了这些调笑。
待宿砚进了洞房,瞧见自家女儿脸色如常,卫纶低声询问:“你来一趟,不止是为了吃个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