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可能是天生第六感很强烈。”
黄司诺想到了这个解释理由——一般人类有五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合称是“五感”。
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拥有强烈的“第六感”。这种额外的感觉,和一种人类已退化的器官“犁鼻器”有关系。
“犁鼻器?!”马乐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器官名词:“老黄,这是什么东西?是鼻子里的某种骨头吗?”
“不是骨头,是鼻子里的一种感应器官,相当于一种鼻囊。”黄司诺是个好好老师:“很多野生动物的鼻子里都有这种犁鼻器,能收集飘散在空气中的残留化学物质。”
“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一只母猫闻到了公猫残留在空气中的雄性激素分泌物,就会.发.情叫.春。母猫接受这种信息素的器官就是犁鼻器,它是受到了信息素的刺激……”
“咳咳咳!”
满车的大人都在咳嗽:博学多才的老黄同志,你不能说个18-的比方吗?!这里还有9-儿童!
黄司诺却越说越来劲:“再比方说,很多动物都有感知危险的能力。那是因为它们的犁鼻器,闻到了空气中残留的猛兽信息激素,就会对周围的环境提高警惕性……”
苏雨晴:“……”
听上去好像是某种特殊的野生动物感应器官?
她有点不敢相信:“我的孩子有这种犁鼻器吗?其他孩子也有吗?”
“原始人类就有犁鼻器这种器官,所以他们和野生动物一样,具有分析信息素的能力。但现代人类的犁鼻器已经高度退化了,所以人类失去了原始野生动物的警觉性。只有一些儿童还保留着这种器官构造。”
顿了顿,黄司诺摸了摸孩子的发顶:“我想,这孩子就是属于犁鼻器特别发达的儿童,她拥有野生动物一般敏锐的感知能力,甚至能把不同人的信息素当做野生动物。”
“……”
苏雨晴皱了皱眉:原来女儿眼中的白骆驼是这么来的?她这个当妈的都不知道女儿有这种第六感。
“反正就是说:这孩子的犁鼻器发达,第六感特别强烈?!”
一旁的王导演顿时兴奋了起来:苏阮阮居然是“第六感”强烈的天生神童?!他们节目组又捕捉到了一个好的拍摄素材!真是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但当事人苏阮阮小朋友仔细想了想,她对“犁鼻器”这种器官一无所知,感觉黄伯伯的说法有点对,也有点不对——
对的地方在于,她的确实年龄很小,而且鼻子的嗅觉很灵敏。
不对的地方在于,她并不是通过“闻”去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动物的,是通过“看”才看出来的。
“那,这种犁鼻器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吗?”
苏雨晴有些担忧道。她并不关心什么特殊能力,她只担心这种“第六感”会给孩子带去什么麻烦。
黄司诺摆了摆手,说了一段让她定心的话:“你放心好了,这种犁鼻器只有在很小的孩子身上才有。等到孩子长大了,犁鼻器会自然退化。一般来说,7岁以上的孩子就基本退化了……”
苏雨晴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她并不想让阮阮和野生动物一样敏锐,孩子只是孩子而已。
“……”
苏阮阮却有点不相信,她捏住了自己的鼻子,再看了看妈妈和周围的大人,还是站着一群情绪动物呀!
黄伯伯说:犁鼻器在鼻子里面,用来接收信息素气味。
但她捂着鼻子照样能看见情绪动物——这又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第六感呢?
**
车上这段小小的插曲,并没有耽误大家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旅程。
其他嘉宾只是觉得:苏阮阮是个很敏感的孩子,拥有7岁以下儿童独特的“第六感”。等到一年以后,她就没有这种特殊能力了。说不定自己小时候也是有过犁鼻器的?
苏雨晴多了一重心事:孩子竟然可以“闻到”别人闻不见的动物信息素,会不会对她的身体产生影响?
她还没想好这个问题,节目组的下一站就到了。
第二对“模范夫妇”住在喀什巴楚县内。他们是建国以后,第一批来到这里开采油田的“工程师夫妇”,至今已经在喀什住了50年。
男主人名叫何林军,曾经是中国石油大学的高材生,妻子是他的同班同学,有个十分雅致的名字:李懿婧。两人结婚也有四十余年,马上就是金婚五十周年纪念日了。
节目组来到了何家以后,何林军给六位客人们上了当地特色的“百年茶”,里面有藏红花、豆蔻等中药,喝起来和新疆其他地区的茶都不一样,有一种独特的藏香风味。
但何林军还没开口说故事,他的妻子李懿婧就抢先一步道:“我知道,你们想听我们两的爱情故事。但实话告诉你们吧,老何他当年看上的女同学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