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52)

作者:小桂花婆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吴氏,你家那几个儿媳整天窝在家里做啥?

吴氏支支吾吾,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她自然不会告诉人家,自己三个儿媳此时都在家里忙着赶工做绣活。

可该怎么说呢,要是只一个儿媳在家的话,吴氏还可以说是来了癸水,身子不舒服,就让她在家歇着了。

可这会儿可是三个,总不能这么凑巧,三个儿媳同时来了癸水一起肚子不舒服吧。

见吴氏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问话的婶子大娘们就在心里琢磨开了,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才让本该在地里做活的人在家里歇着。

再看吴氏脸上居然没有半点担心,似想到什么的大娘婶子们,立马一拍脑袋,晓得了晓得了,她们终于晓得人家三个儿媳为啥都不出门了。

这怕是都有了吧,之所以没出现,肯定是因为年纪大了,怕胎坐不稳,暂时在家里养着呢。

这下,几位大娘婶子兴奋极了,自以为发现了了不得的新鲜事,准备等回去后,就跟要好的邻居好好说一说。

于是,不出半日,吴氏三个儿媳同时怀上孕的事,很快就在小高山村里传了开来。

这时便有妇人纳闷,要说周氏和刘氏她俩怀上,倒是不怎么稀奇,可那林三柱媳妇不是说生双胎时伤了身子,以后再难怀上了吗,咋这会儿又有了呢?

这也太好命了吧?

众人听后忍不住点头,那冯氏确实好命,居然又让她怀上了。

这样说着,大家又纷纷感叹起吴氏来,虽家穷,可人丁倒是挺兴旺的,不说娶的几个儿媳个个肚皮争气,这都半老徐娘的岁数了,居然还能怀上,就是吴氏她自己,不也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嘛。

“对对对,吴氏自己也挺能生的,比她那个妯娌强多了。”一胖脸妇人十分认同道。

那金氏可就只生了两个儿子呢,跟吴氏还真没法比。

一听这话,一名与金氏走得近的瘦脸妇人就有些不服气了,撇嘴道,“孩子生的再多有啥用,没有银钱怕是连娶孙媳都困难,你看,她家那大孙子今年十五了,到时肯定得说亲,可这样的家境摆着,好人家的姑娘哪愿意来啊,届时说不定也跟桂子似的,拖到了十七才说上。再说那金氏虽然只生了两个儿子,可人家两个儿媳肚子争气啊,这不,金氏也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呢,你看,如今大孙子跟二孙子都在镇上念书,说不定日后也跟林秀才一样,光耀门楣呢。”

论家境,这妯娌俩完全没得比好吗。

胖脸妇人反驳,“吴氏不也有孙子在念书吗,对了对了,去年她家那个小孙子不还得了族里奖的一卷纸吗?”

“难道你忘了咱们族长先前说的话了?族长不是说,族里不管谁家娃儿,至多给念三年族学,三年之后要还想再继续念,就得自己想法子去镇上学堂,那里的束脩可不便宜,就吴氏他们家,哪里能负担的起!”

一听这话,这下胖脸妇人不吭声了,确实,就吴氏这家境,哪里供得起读书的人,到时肯定不会再让孙子念下去了。

不过都说输人不输阵,胖脸妇人虽无话辩驳,可白眼却是翻了不少。

同坐在一起的几个妇人,生怕她俩掐起架来,忙开口笑道,“我说这整个正月都没怎么瞧见她家三个儿媳出门,合着都跟自家男人窝在炕上生娃啊,这不,全都怀上了!”

众人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此刻,在家里整理着绣品的妯娌三人,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了村里人的八卦对象,更不知道她们已经被村人传成了半老徐娘式的孕妇。

此时的三人正乐滋滋的数着做好的绣品,心情激动呢。

笔袋五十六只,扇套六十二个,荷包三十五个,钱袋四十六只,还有三十二张帕子和三十双鞋垫。

四个人,两个多月时间,终于把这批绣品全都做好了。

冯氏觉得,这次若绣的是带彩的花样,她们肯定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完工,毕竟配色换线都得花上不少时间,所以,冯氏认为,要是这次销路不错的话,那么她们肯定还会继续做下去的。

“三弟妹,咱们这些绣品还是送到金氏绣坊吗?”

周氏问出了刘氏也想问的问题。

冯氏摇头,“这我倒不太清楚,听相公说了,他已经想好了要把绣品送去哪里了,还说要是没能成的话,到时再送到绣坊也不迟。”

周氏和刘氏一听,心里倒是生出了期盼,盼着小叔子说的那个地方能成,毕竟,兄弟三人中,就数小叔子的头脑活络,他能想到的地方,指定比绣坊更卖得出价钱。

临近午时,吴氏与几个小的采菇子回家来了。

林远槐和林远柏各自背了个小背篓走在前头,才进了院门,就大喊着娘亲快看娘亲快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