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康帝听后,不禁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是林远秋从未见到过的慈和。
而正容亢色的三皇子,此时也嘴角微微上扬。
……
待庄子里的红柿子挂满枝头时,王文昌的信终于到了。
至于为何要用“终于”两个字,那是因为林家所有人都盼着他的喜讯呢。
等见到信封上,“舅兄亲启”四个字如行云流水一般,林远秋心中便有了好的预感。
待拆开一看,果然,此次乡试,王文昌已得中了桂榜,位列第三十二名。
知道小女婿中了举,林三柱和冯氏自是欣喜万分,这下,他们家春草也是举人娘子了。
而吴氏,忍不住朝三儿子看了又看,老三小时候皮,长大了懒,本以为这糟心玩意将来肯定难过上顺心顺意的日子,却没想到,如今三娃是最好命的。
可不就是好命嘛,状元的爹,两个举人女婿的岳父。吴氏翻着脑袋瓜仔细回想,自己生老三的那日,天上怕是有祥云飘着吧?
见老娘一直盯着自己瞧,忙着削柿子皮的林三柱实在没忍住,“娘,儿子才吃了一块,您不会这么小气吧。”
如今家里又不是指着柿饼卖银子的时候,他吃上几个总不至于挨揍吧。
吴氏正准备朝糟心玩意翻上一个白眼,结果就瞧见自家的小孙孙们,一人一个柿饼在手,又开始往嘴里塞了。
哎呦,吴氏忙起身赶紧去拦,才一个下肚呢,这会儿又吃,可别把肚子给撑坏了。
今年是柿子树的盛果期,为了把满山的柿果顺利做成柿饼,早在果子转红时,林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
第178章 售罄
原本吴氏还跟先前一样,并没打算让婆子们参与到做柿饼中来。
毕竟这可是家里的大进项呢,若是被人把做法说了出去,那往后还挣什么银钱啊。
对于老娘的想法,林三柱是不认同的。
这次可不是前两年,马车来回跑上几趟就能把柿果拉进府里,然后花上一、两天,就把柿饼收拾出来晾晒上了。
今年庄子里的柿饼,万把斤是肯定有的。这么多柿子,单靠家里这些人,肯定要忙碌上很久。要是有婆子们一起帮着做的话,就要轻松了许多。
何况自家的柿饼可是长久生意,若都这样提防着家里的下人,肯定不现实。
再说哪有老爷太太们在庄子上忙得飞起,而仆人却留在府里啥事都不干的。
话说他们林家虽不做苛待下人的事,可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免得长此以往,下人们乱了分寸。
所以,自全家人来庄子上的那日,除了张妈要留在府里给远秋做饭外,其他十来个婆子,林三柱也让她们一起跟着过来削柿子皮了。
至于担心柿饼做法外传的事,林三柱把婆子们喊到一起,与他们说起了若把方子传出去的惩治,那就是直接卖到煤窑挖煤,这一辈子都甭想翻身了。
婆子们连连摇头,表示她们绝对不会往外乱说话的。
如今的日子,可比先前不知要好上了多少,她们是有多想不开,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寻死路呢。
婆子们还记得进府那日,少爷说的话。
少爷说,林家从不是薄待下人的人家,若你们安分守己,做事勤恳。那么等你们年纪大时,府里自会给你们安排养老的。
林远秋的这番话,直把婆子们听得热泪满眶。
特别是李婆子和杨婆子几个,她们不比其他几个婆子,身边有孙子孙女跟着。话说当牛做马几十年,现下却只落得个孤苦伶仃一个人,说实话,日子苦些累些她们都不怕,就怕死后连个坟头都没有。
如今少爷不但给了她们安身立命之所,还说了会管着养老的事。
你说这么好的主家,她们要是还头脑不清、吃里扒外的话,那就让雷公直接劈死得了。
更何况,只有府里好了,她们才能跟着好。所以那挣银子的方子,她们帮忙守着都还来不及呢,怎可能会往外说。
……
庄子里有八间房,林大柱兄弟三人住一间,周氏妯娌三人一间,林远枫和林远松四兄弟住一间,这样还余下了五间。
吴氏挑了最小的一间给自己跟老头子住。其余的四间,全安排给了钟钰柔、高翠、秦荷花,还有王云香和丁菊,以及家里的一群小娃儿们。
其实,只要床铺够,哪怕二十五口人住八间房,也都不觉得拥挤。
至于家里的丫鬟婆子们,徐老实和杨氏那边,还有好几间空房呢,把人安排在那儿住着就成了。
说来,徐老实也是这次才知道,原来老爷他们把硬柿子摘下来,是做成饼子的。
说实话,看到一个个鼓囊囊的柿子从树上摘下,徐老实心里是说不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