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414)

作者:小桂花婆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虽然相信自家孩子,可老林头也知道人多口杂,小心无大错的道理。

林远秋点头,对于爷奶的明智,他一直都是有认知的。在大事上,自家爷奶从来没有糊涂的时候。

突然而来的外放打算,让大家都摸不着头脑。

这里面只有钟钰柔没有惊讶,因为昨夜相公就与他说了此事。

虽老师的话不能说与大家听,可把当前的朝中局势给家里人分析一遍,自是没问题的。

林远秋把最近发生的事说了,包括何尚书与李御史两家被流放的事。

这番话,直把林大柱和林二柱,还有林远枫他们,以及家里的一众女眷,都听的紧张了起来。

林远柏忍不住说道,“流放罪臣的那日,我和三哥也过去看了,老的老小的小,全用麻绳绑成一长串,看着有一两百人呢。”

林远槐点头,“那些押解的差役,手里还有鞭子拿着,想来那些犯人怕是日子不好过吧。”

路上若是走不快的话,说不得那细鞭子就落到身上了。

一听这话,周氏头一个表态,“远秋啊,大伯娘还是那句话,你让做啥大伯娘就做啥,全听你的!”

“对,远秋,大伯也是这个意思,都听你的。”

林二柱和刘氏异口同声,“我们二房也都听远秋的。”

随后,林远枫林远松,林远槐和林远柏,还有高翠、秦荷花,以及王云香和丁菊,都纷纷说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远秋你看着办就成!”

而这一幕幕,落在钟钰柔的眼里,脑袋里突然蹦出一句她爹常说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不对,这应该是“全家同心其利断金”了吧。

见家里人一副立马就跟自己外放的模样,林远秋笑道,“爷,奶,孙儿已经打算好了,若是外放,只孙儿和钰柔离京赴任就成,其他人依旧待在京城。”

林三柱一听不干了,“不成,爹肯定要跟着狗子的!”

好嘛,一着急,居然把“狗子”给喊出来了。

冯氏也一样,“娘也要跟着狗子的。”

狗子?

钟钰柔呆愣,很快她就想起,昨晚自己因为说了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被相公“收拾”的事。

小孙子外放,老林头和吴氏自然也是担心的。这当官与先前在外念书可不一样,总觉得自己跟在身边才能放心。

林远秋无法,想着离外放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到时再说这些也不迟。

不过,请求外放的折子,林远秋准备今晚就写好,然后明日一早就送到掌院那里去。

听老师的意思,按正常流程,外放的官缺安排,得按先来后到。

至于不正常的流程,那就得拼实力、看背景,若是这些都具备,想谋一份肥缺自然不是问题。

……

第176章 四宝斋攒画

等林远秋把请外放的折子交给方掌院时,方掌院呆愣半响后才回过了神。

外放,林修撰居然请外放,他没听错吧。

说来,翰林院里哪个不羡慕林修撰能得了圣上的青睐啊。

在方掌院看来,若林修撰能保持住这样的好势头,那么等三年期满,往上升一级甚至两级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如此大好的前景,没想到林修撰竟然请了外放。

所以,这人是不是傻啊。

方掌院看着眼前虽衣着臃肿,却依旧高挺俊秀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实在想不通。

林远秋自然不知方掌院的心中所想,此时的他,从把折子递出去的那一刻起,心中的纠结就全然消失了。

既然已成了定局,那么接下来自己该做的,就是好好筹备了。

不管哪个朝代,都有重京官轻外官的风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不单单是京官接近中枢,容易得到提升的缘故。

最主要还是因为地方官要担的责任重,日常事务又多,且若有失误,那么考评不过关的你,想要再有往上升的机会,就有些难度了。

这就是很多京官都不愿到地方任职的原因,哪怕外放就等于升官,吸引力还是不大。

可眼下情况却是不同。

昨日林远秋特地去藏书楼借了相关的资料翻看,发现景瑞三十五年和景盛二十四年,就有不少京官请求外放,而这两个时期,正是诸王夺适最为激烈的时候。

所以,林远秋能够确定,接下来请外放的官员肯定还有不少。

人多了,自然竞争也多。

是以到时自己会被安排到哪里,还真说不准。

不过,有一点林远秋是可以肯定的,自己一个从六品的京官,加之又是一甲的状元,且在翰林院已待够了三年,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外放成一名七品知县的。

至于届时到底是知府,还是一个直隶州的知州,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