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道:“且秦望笙主动与我立了五十年约。”
楚绾绾诧异:“五十年约?”
杨修辰点头:“以漠北为测试点,竖改革发展之风,以点扩面,辐射天下……他说,他会通告天下,五十年内漠北不起战事,至于五十年后,端看昭宁各处发展及不及得上漠北。”
楚绾绾后头听懂了,前头没听懂。
杨修辰道:“秦望笙在用漠北试行各项政措,待到昭宁各处民生恢复,或可借鉴施行。”
比起做皇帝,秦望笙更热衷于试着推动发展。
昭宁如今奄奄一息,没有办法大刀阔斧做什么,所以他只动漠北。
在漠北进行试验,再将改革之风吹到全国各地去。
之所以定五十年,一方面百姓再经不起战乱的折腾,何况都说漠北强悍,但昭宁国内也不缺强将,真打起来,就算漠北王军能打到京城,但没有名头,将士们也会不服,只说戍守安庆的将领们,西北的宁程阳和苏重阳,以及各方能人隐士,皆是一心向着昭宁的,所以漠北不可能打过来。
另一方面,按照现下发展,五十年后,漠北的发展只怕是到了另一阶段,要是昭宁五十年内都起不来,那届时跟漠北就差远了,百姓自己都得主动让漠北的人坐皇位,带动国力起来。
杨修辰道:“他心怀大志,不止在皇位,朝臣们疑他,实在是折辱。”
楚绾绾听杨修辰这话,先是错愕,随即侧转过身看着他,突然笑了起来。
杨修辰不解。
楚绾绾道:“我觉得有你在,五十年后,漠北还是会臣服我朝。”
杨修辰微怔,抿唇不语,他其实心里没底。
楚绾绾贴近他的怀里道:“会的。”
******
秦望笙说发盟约,就发盟约,五十年约一出,朝野震动,大家都发了脾气。
“漠北本就隶属昭宁,由得他秦望笙嚣张!”
“还以为走个秦玄君,秦望笙会本分些,没想也是狼子野心!”
“皇上,易王和国公去漠北,定是要行奸计啊,皇上!”
……
底下人众说纷纭。
然而杨修辰却是平静。
他召来兵谷的人,让兵谷展示了不少诸如纺织机之类的用品,最后又示范了一简易的蒸汽装置模型。
工部的人都着了魔。
杨修辰又唤来漠北使臣,让其述说漠北百姓的生活情况,包括各项政治举措产生的影响,最直观的便是漠北的粮产以及税收。
众人听完皆是默然。
漠北的生产力比昭宁各处,甚至是最繁华的京城都要强上许多。
许久后,杨修辰才缓缓道:“朕希望,诸位不是在这吵嚷,在这不满,而是牢记这五十年约,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各尽其力,力争五十年后,漠北能主动臣服于我朝。”
朝臣们皆是跪下,高呼“遵旨。”
随着杨修辰离开,臣子们也皆是离去。
此后多年,昭宁国境内涌现越来越多的能人,国力愈加强盛。
第484章 大婚(1)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白头之约,书向鸿笺,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
漠北有三大省,中央是王城。
今日王城一派热闹,孩子们在街上追逐打闹着往漠北王府跑去。
“看新娘子了!抢喜糖了!”
自宋宅到王府这一路,路上皆高挂红绸布,彩旗飘带,路边的牌子书着二人名姓。
路人们皆是含笑议论着今日这桩大喜事。
“听说王妃嫁于易王时,易王还是贫家子,莫说三书六礼,王妃一个包裹便上了门,如今自是该补上这三书六礼,以证姻缘。”
“易王夫妻伉俪情深,实叫人艳羡。”
……
将自己归类到娘家人的胡赖子等人正挥洒喜糖喜果。
外头的孩子们笑闹着抢喜气。
新娘子房里。
崔晚棠被线绞得吱哇乱叫,曼容在旁边笑道:“谁能想到,在沙场上无所畏惧的糖糖将军,如今被喜娘给制裁了。”
给糖糖绞面的喜娘年过花甲,原本是武念的贴身丫鬟花婆婆。
年轻时武念将她许给了合适的人家,如今上有八旬父母,下有儿孙满堂,生活顺遂,唇畔都是一直带着笑的。
如今特地被秦望笙请来,给崔晚棠添福。
花婆婆听到曼容的话,笑道:“娘子的皮肤好,只一会便好。”
崔晚棠听这话便道:“亏得素昕的敷面膏,用了这两个月,我可算是又白了回来,嘶——”
她又叫了声。
曼容闻言立即对一旁的尹素昕道:“素昕妹妹,什么好面膏,姐姐也想用些。”
阿妗和溪南也看向了尹素昕。
阿妗虽是宋彧的妹妹,但今日里他们也不拘旧俗,阿妗用着姐妹的身份来陪伴崔晚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