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妗连忙站了起来,着急忙慌往旁边站,结果被脚下的木头一绊,差点跌倒,高阳舒一把扶住她。
崔晚棠见阿妗一把甩开高阳舒就往外跑,有些无奈,怎么这么害羞。
高阳舒也摸了摸鼻子,往外看,“这才过了五年,她就将我忘了?还是厌了我了?”
明明小姑娘小时候最喜欢跟着他,也是叫他一声哥的,但如今却是这般生疏,连他扶一下都嫌弃吗?
崔晚棠白了他一眼。
“阿妗都十三了,媒婆都上门来几次了,可不是小孩子了。”
“阿妗都要说亲了?!”高阳舒瞪圆了眼。
“嗯哼。”崔晚棠应了声。
高阳舒这才呆呆坐下,“时间过得这般快,我还总觉得她是小孩子。”
往后高阳舒也一直没说话,似乎一直沉浸在阿妗到了说亲年纪的现实中。
吃饭的时候,林氏是除霖儿外最高兴的,因为笑容,人也比平日年轻了几分。
苏家兄妹在宋家待了一早上也不那么拘谨了,各自落座,因为家里桌子小,凳子还少,崔晚棠便去到厨房将放米粮的桌子也搬了出来,凑了凑,才算都有了座。
高阳舒尝了菜后,不由赞叹。
“弟妹这手艺还真不错。”
林氏几人也俱是点头。
虽说比不上酒楼里的厨子,但味道却是很好。
饭后,林氏带着阿妗收拾着碗筷,苏家兄妹去帮了忙,崔晚棠则一边带着霖儿散步,一边同高阳舒说话。
高阳舒道:“那二十二本书我这两日便能印出来,因为纸有剩余,我会多印十八本,凑个整,但是这一批印过后,我那边却是没有什么纸了,还要去寻个造纸坊买纸。”
崔晚棠听着他的见解。
他继续说:“除了印这一批,我那还有些好的纸,我打算也印个十本出来,本钱大概在一本五百文,所以定价在二两银子。将这些卖去有些银钱的人家,他们是乐意买的。”
崔晚棠点了点头,也说道:“我问过宋彧,他说县里家中有些银子的人家,要么请先生回家教,要么会送去府里的书院。清河学堂里的学生,多是县上或周边的普通人家,不会买超过一两银子的闲书。”
“但是你并不止想在清河县卖不是,”高阳舒捏了下霖儿的脸,霖儿鼓着腮帮子躲开,他露出愉悦的笑来,“弟妹,我来的时候还有些踌躇,但如今却是确定了,我想跟你做这个生意,把家里的书坊再开起来。”
崔晚棠看向他,他停住脚步认真道:“原先我觉着你这书虽然奇特,但不好卖。但是你卖书的方式很特别,或许它真的能传开来呢。”
“不瞒你说,我前几天正打算将家里留下的那些东西都卖了,拿着银子各处流浪去,谁知道那个时候宋彧带着你来了,那我就当作他主动上门来求我不要走吧。既然不走,那我也是要吃饭的,总得有个赚钱的营生不是。”
第33章 创业路
高阳舒扯开一个笑,看起来却有些难过。
“其实我也不知道往后要做什么,便是在家里喝得醉了也没人会管我,有点牵挂多好。就像昨日,你知道我饿了,给我送一碗馄饨,那真是我这五年来吃过最香的一顿饭了。”
他突然反应过来,又后退一步道:“弟妹,你可不要误会,我不是那种意思。”
“哪种意思,”崔晚棠白了他一眼,“那造纸坊你要去哪里寻?”
她其实了解高阳舒的心情,就像师父去世后,她日夜颠倒得活,也没有个老头子出来骂她了。她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一样,不知道要做什么。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她贪恋在宋家的感觉,那种霖儿叫着她“嫂嫂”,她有属于自己的位置的感觉。
高阳舒见崔晚棠没误会,松了口气,他可没有挖宋彧墙角的意思。
“这清河县的造纸厂只有一家,在城南,因为只有一家,所以价格其实比其他县要高许多……”
高阳舒顿了下,“造纸厂这事原也不用同你说,我是想着,若是弟妹真要长长久久做生意,那我便去隔壁县订纸订墨。”
“自然是长久的生意,”崔晚棠说道,“我已经在做第二期了,以后一个月一期书。”
高阳舒点了点头,“那就好,那我抽空便去买纸。”
他环视了下四周,问:“弟妹,你该在县里租个铺面的。”
崔晚棠自然是想,不然来回走半个时辰路多累啊,而且有个铺面也方便,但是没钱啊。
“你知道如今县里带院子的店面多少租金吗?”崔晚棠问道。
高阳舒摇了摇头,要不是他家院子太小,他都想请林氏住去自己家了。
崔晚棠伸出五根手指,“我昨日问了云娘,她说普通的带一进院子的就要一个月五两银子,半年起租,还不一定找得到,临街的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