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锦鲤喂饱小夫郎了吗?+番外(6)

作者:糖花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过一会儿,身后就响起一个带着怯懦的软软的声音,“谢谢你的面......”

转过身,流景已经洗好了碗筷,仍然局促地站在他身后,离陶向晚有一些距离。

正巧这时,带着凉意的春风越过山林,吹了过来。流景才用井水洗了碗,水还凉凉的,被这么一吹,没忍住哆嗦了一下。

动作很轻,却被陶向晚捕捉到了。

终于,陶向晚还是问出了口:“这里的屋子还有一个空着,你要搬过来吗?”

*

山脚下薄雾朦胧,院子里偶尔传来一两声鸡蹄还有孩子们的笑声。

陶向晚抱着一个篮子,里边装着马齿苋和野萝卜,都是山上挖的。还有一小半罐腌辣椒,是流景做的。

“婶子,我摘了马齿苋和野萝卜,来带些给你。”陶向晚没进院落,只在门口喊了一声。

他知道春种刚忙完,袁安河就出去做短工了,家里只袁婶和孩子在,一个汉子不方便进去。

里边传来回应,却没见人出来,陶向晚便等着。

过了一会儿,袁婶才从里屋笑吟吟走出来,看见对方手里的篮子,笑道:“呀,你这小子,心可真是细,近来忙得厉害,都没空上山择些野菜。”

说着,就走出院子接了篮子,“刚想着今儿要不要去摘些呢,你就过来了。”

她知道陶向晚的性子,有人帮过他,他就一定会好回去,因而也不拒绝。再者邻里间你帮我,我帮你,再正常不过了。

看到那一小罐腌辣椒后,袁婶眼睛亮了亮,“陶小子你还会做腌辣椒?没打开都闻到这香味儿了!”

陶向晚既没点头也没说不是,只是柔和地笑了笑。

“今晚就用这辣椒给你袁叔做顿辣椒鱼头,你袁叔就好这口”说着,又从里屋拿了些用晒干的荷叶包着的萝卜糕出来递过去,“拿着,刚才圆小子闹着要吃,就做了些。”

陶向晚想着流景会不会喜欢萝卜糕,便收下了,“谢谢婶子。”向袁婶道谢后,陶向晚便走了。

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一个牵着孩子的王婶。

王婶是芍药村出了名的大嘴巴,一件小事儿能从村头说到村尾,没事儿就爱和其他婶子说这些闲事,能把假的传成真的,真的传成假的,天天乐此不疲。

今儿农活刚做完,王婶就带着孩子来和袁婶绣花了。两个人的孩子一般大,能玩到一块儿。再者王婶前些日子也找其他婶子聊完了,总得换个人继续聊。

瞧见陶向晚离去的身影,王婶想起前几日她进山打草,正好路过陶家,却看到流景在陶家院子里编竹篓。

一个汉子和一个未成亲的哥儿住在一起,那可是芍药村能说的天大的闲事儿!

王婶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使劲揉了揉眼睛,结果孩子不知怎的,突然吵闹着要走,她便也没来得及再看清楚到底是不是流景便哄着孩子走了。

孩子吵闹得厉害,回去娘家人又来了,王婶忙着照顾孩子,也就把这件事情给放在了脑后。今日一看到陶向晚,就又想起来了,连忙和袁婶说了这件事情。

“前些日子我上山,站在山坡上的时候瞧见流景在陶小子家里呢。”王婶忽略了没看清是不是流景的事实,神秘地凑过去,脸上露出吃瓜子的神情。

“流景不是向来拒绝别人的帮衬吗,怎么就愿意接受陶小子的呢,莫非两人是不是看对眼了?”

芍药村民风淳朴,虽说注重未出嫁哥儿和女子的名声,但有些时候又特别开放。比如这会儿看见一个汉子和一个未出嫁哥儿住在一块了,也不会向龌龊的地方想去。

流景是个被爹娘赶出去的哥儿,有人帮衬着是极好的。更何况村人都知道陶向晚原先是个读书人,性格也谦逊,除却不会做活外也没什么缺点了。

袁婶听着,低头看着手里装着腌辣椒的小罐子,没接话。

最终,袁婶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两个人互相过着也挺好的,总比一个人在山里头强。”

*

回到家,陶向晚刚打开院门,流景就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扫帚。侧过头一看,院落干干净净,连点落叶都没有,就差加点亮锃锃的闪光了。

是流景又在勤勤恳恳打扫院落了,他总是不让自己闲下来。

原先陶向晚只觉得流景一个人在山上孤苦无依,夜晚又不安全,就想着将人留下来。左右也有一个闲屋可以拿来住,平日里两个人也好有个伴。

只是流景似乎把“陶向晚将自己留下来”这件事当成恩惠,总是一起床就将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又将院落的柴给砍了,愣是成了一个“帮工”。

陶向晚也让流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流景也应了,可隔天仍是这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