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炭既廉价又用不着,用几只好兔子来换,真的有些不值当了。况且山里有柴,真没必要买这些,因此赵铭立才好心提醒一下。
可陶向晚执拗要买,赵铭立拧不过,只好卖了,但只收了两只兔子,还了一只。
“你若全给我,我可良心不安,这炭在这时候本来就不贵,你拿去吧”。
陶向晚点点头,向对方道谢,收回了一只较为瘦小的兔子和一小箩筐炭就往回走。
他知道,廉价炭虽廉价,但也能卖钱,如果用些伎俩稍微哄抬一下价格,卖给家境殷实一些的人家,是能赚双倍的钱的,因此他才给了这么多兔子。
但赵铭立非但没有诓骗他,反而给了更多的炭。
或许书里的世界,比原先的世界好上太多。
*
流景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只觉得睡得很好,而且梦里有陶向晚。
等醒来时,天色已经暗了。
流景连忙掀起被子,自责自己睡得太久忘记了时辰,就连做饭都忘了。
等走出房间的时候,才看到院子里陶向晚已经架起了一个小架子,下边放着柴,上边的铁网架子上铺着好些菜。
味道鲜香,直钻脑门,就连近来几日食欲有些不振的流景都泛了口水。
“醒来了?”陶向晚看着流景,从身边取出几包用纱包包住的炭,交给流景,“这是炭,可以吸房间的水分,你把这些放进房间里。”
刚才流景睡得香,陶向晚没忍心打搅,再者一个汉子不方便进哥儿的房间,因此没有进去。
他买炭不是为了烤火,而是想给房间吸吸水,好让人睡得舒服些。
流景微微一愣,继而红了耳根。
原来陶向晚早已看出来他睡得不好了。
接过木炭包放好,流景这才回了院子。
茄子中间剖开一半架在铁架上,在差不多熟的时候摊上蒜蓉和辣椒做成的酱料,等在呲呲冒些热泡时就可以吃了。
陶向晚还去买了些五花肉,用调好的酱料腌制过后拿去烤,味道非凡。
五花肉熟后,陶向晚用生菜包住,递给流景。
被拎回来的兔子懵懵地看着架子上的菜和五花肉,火苗映在它的红眼睛上,就像是星星嵌在黑夜中。
--------------------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烤虾、烤鱼、烤折耳根、烤韭菜、烤香肠、烤生蚝、烤羊肉串、烤鸡翅膀、烤豆皮、烤鸭肠......
腻了就再来杯酸梅汤
--------------------
(本書出处:龍鳳互聯)
第9章 虾堆
地里的白萝卜熟了,陶向晚就拔了几根,拿回去炸虾堆吃。
和老婆饼里边没有老婆一样,虾堆里没有虾,是用漏勺舀了面浆,里边放上作料炸制而成的。
里边的作料放什么都可以,喜欢放白萝卜的就放,喜欢韭菜的就放,没有什么规矩。
为了增香,里边的作料经常会放胡椒粉,在这个时候,白萝卜最为好吃。
流景不知道什么是虾堆,就是感觉念起来有些拗口,念快了就有些不会念,反而被绕进去了。
他本想去帮忙,可是这个虾堆听都没听说过,就算帮忙了也是帮倒忙,流景就乖乖帮忙削萝卜,削完就乖乖去添柴,打下手。
“虾堆是我们那儿特有的,就我们那儿做得最好吃。”陶向晚往漏勺里边添作料,看着流景连添柴就那么认真,忍不住道,“虾堆里的作料放上白胡椒粉,会很香。”
“你们那儿?”流景抬起眸子,眨了眨眼睛疑惑道,“陶大哥不是本来就在芍药村吗?”
芍药村大,从东边到西边要走好大一段路,村人间互相不知道是常有的事情。
陶向晚是村里唯一一个书生,出名度高,因而流景虽然从来没见过陶向晚,但还是听村人说过的。
陶向晚这才意识自己说错了话,差点把穿书这件事情说了出去。
但话已经说出口,总不可能塞回来,陶向晚只好有些不太流畅地撒了个小慌:“是去桂花镇上念书的时候,那边的饮食和芍药村不太一样。”
流景不懂这些,只觉得陶大哥说的都是对的,便点点头,又止不住好奇心问道:“桂花镇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吃食吗?”
“有的,和虾堆差不多的,还有油角和铁勺饼,但这两个放久了会好吃些。”
“桂花镇上还有串串,那儿听闻开了个墨竹卤味,滋味也很不错。”
对于这些,许多都是流景第一次听说的,因而吃不住地长大了嘴巴,却又不小心呛进了灰,止不住咳嗽起来。
陶向晚一着急,左手拿着漏勺,右手拿着筷子,探头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被灰呛了一些......咦?好像有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