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锦鲤喂饱小夫郎了吗?+番外(11)

作者:糖花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殊不知,站在灶台边的陶向晚,看着流景落荒而逃的身影,若有所思地捻了捻指尖,上面还残留着那一份温热。

这一点小尴尬的出现没有妨碍到平时的相处,两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小心思,假装不知道,和平日里一样边聊边吃了饭。

饭后,流景想了想,还是把今天袁溪介绍小活的事情告诉了陶向晚,“溪哥儿说我可以缝制鞋子和足衣,卖给货郎,能得一些钱。”

陶向晚正在编竹篓,听到流景的话便停了手,认真地看过去,“嗯,但是别太累。”

顿了顿,又补充道:“田里的活我可以在下工的时候去理,别总是自己扛太多。”

雨停了,鸡舍里渐渐长大的小鸡崽们屯着毛茸茸的小身子,“咕咕咕”地挤在一起取暖。

风有点凉,可是流景的心里却暖暖的。

许久,流景才嗫嚅着小声应道:“嗯。”

第7章 艾团

天气渐渐回温,身上已经不用再传褂子了,流景搬了张板凳,坐在屋檐下面缝制足衣。

货郎时不时都会来收一些足衣,镇上人多,要得也多,流景在理好院子后总是缝上一两双,等到一定的日子就交给货郎。

偶尔眼睛觉得倦了,流景就抬眼看一下山,再走一会儿。

刚缝制好了一双,就听见院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一声清脆的唤声,“景哥儿,你在忙吗?”

流景轻轻一笑,放下针线迎过去。即使没看到人,听这声音他都知道是袁溪。

果然,院门一开,是脸上笑吟吟的袁溪,脸上巴着层泥,背上还背着一捆柴,足足高出人许多,身子却站得挺拔。

流景吓了一跳,怕人累着,连忙想帮忙卸下来,好让人休息一下,却被后者拒绝了。

“不卸了不卸了,阿娘等着烧柴呢,我得赶紧背回家。”袁溪用汗巾抹了把头上的汗,“我刚上山砍柴来着,看见艾草都长出来了。恰好路过你这儿,就想着喊你一起去采艾草做青团吃。”

说着,又瞥了眼屋子,“他去做工了?”

“他”自然指的是陶向晚。

流景点点头,“入夏就收工了。”

说这话时,流景的眼睛亮晶晶的,心里止不住地想着,到了入夏,他便不用一个人在家了。

但袁溪并不知道对方心中的小心思,他先把柴背回来,收拾一下自己才过来一起去采艾草。他砍柴时那柴硬得很,费了好大一股劲儿才砍下来,还不小心掉进一旁的泥坑里边了,回去换身衣服舒服些。

*

袁溪虽然是个哥儿,但从小不爱干绣活,见了绣花针就哭,五六岁时反倒更喜欢和阿爹上山砍柴打些小猎物,袁家疼爱他,不舍得逼他,也就任袁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了。

村人见袁溪没一个哥儿样,都在背后嚼舌根子,说他嫁不出去,谁爱一个天天上山使力气的哥儿呢?

一部分老人家思想顽固,可另一部分哥儿却是怀着些嫉妒的心思,他们从小就被娘要求做针线活,生了哥儿或女子还要被婆家轻视,凭什么袁溪一个哥儿却和他们不一样呢?

袁氏夫妇也听到了这些闲话,但两人一点也不在乎,说呗,你们说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他们打小就疼爱袁溪,不像其他村人一样,只爱儿子不爱女子和哥儿。

袁婶未出闺阁时,也曾被不公平对待,阿娘只当她是要嫁出去的,看见她被其他哥哥欺负了也当作没看到,还差点因为几两钱把她许配给村里那个只会喝酒的屠夫。

她那时便下决心,如果她有了哥儿或姐儿,一定用心疼爱着,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

如果有了儿子,一定告诉他,哥儿和姐儿受的苦比男人多得多了,不准欺负他们,反而要护着他们。

况且,都是身上的血肉,哪有更疼哪个的道理呢?

曾经有好事的妇人见袁氏夫妇无动于衷,甚至闲话说到了二人的面前,还嚷嚷着要给袁溪介绍娃娃亲,能赚不少银子呢,反正长大了都是要嫁出去的。

可是这话一出,那妇人当即被袁安河狠狠扇了一巴掌,继而被毫不留情地踹进了村里的粪坑。

“我们夫妇疼谁爱谁要你这个闲人管了?我们家袁溪就是我们的命,你若是再敢从狗嘴里吐出那些恶心的东西来,我让你这条下贱的命去喂野狗!”

那妇人半个身子埋在粪坑里,当即被吓傻了,就连闻声来劝阻的村人也被吓得一动不动。

要知道,袁安河在大家的印象里边,向来都是和善的,闲暇时也会帮着村里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收报酬。从来不与人动怒,更别说是动手了。

这样大动肝火不顾邻里间的情分,想必真的踩到了他的底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