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和两人点头问好。
两个人比赵时小两三岁,看着漂亮的姜晚和他们打招呼,脸立刻就红了。
村子里不算近,四人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达。
姜晚原本想帮着抱,三人都不同意。
报纸姜晚放在了王瘸子家,方便姜晚过后看。
她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用数据和天气说话。空口无凭,那就让数据说服人。
而且她计算过,就算现在附近几个村子不挖引水渠,过后几年也会挖。因为附近的大河根本不足以灌溉附近几个村子,早些年甚至几十上百年,这些工程没有现代化机械支撑自然难所以没人做。可现在已经新时代了,为了种地的稳定性,挖渠引水灌溉是必然。
这件事刻不容缓,姜晚让赵时自习过后,便开始统计这些数据。
然后是今年的天气和降水量报告,这些都是必须的。
在男女主还在纠结商量要不要去,然后疯狂拉扯的时候,姜晚的科学报告已经出来了。
村长和支书有点文化,但不多,姜晚选择了说服。
直接说天气反常。
他们都是一辈子的种地人,自然是有所察觉的。
姜晚说出口,他们就信了一半。但说要挖渠引水灌溉,他们就不能决定了,并且还要几个村一起干。
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时科学报告的优势就出来了,姜晚让村长带自己去镇里,找人解决这件事。
村长起初还不愿意,毕竟他也不知道镇里会不会理会。
姜晚却安抚他,耐心讲水渠通了的好处。
首先就是劳动力能得到解放,挑水浇地是真实存在的,每年都有不少人累趴下。还有就是不管今年有没有旱灾,只要水渠通了,那就是一劳永逸,以后就算有也不怕。
最终,村长和支书被劝服。
但因为实在看不到姜晚的报告,决定带着姜晚去镇上,说服上面答应。
很容易,他们见到了镇书记。
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姜晚很高兴,因为年轻人好啊,接受能力会更好。
见到人后,姜晚便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报告。
镇长最开始是轻视姜晚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能见过什么大世面做过什么实际的报告。
可在听到看到姜晚的分析过后,他沉默了。
但可惜的是,他也不能决定,这个工程不管是时间还是耗费都比较大,需要县里决定。
他答应小姑娘,把报告交给县里。
小姑娘有些失望,但还是克制着听从他的安排。
最后村长和支书带着小姑娘离开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镇长拿着几厘米厚的报告,如果真有旱灾,那村里受灾恐怕会非常严重。
想到这里,他决定立刻启程去县里。
第30章 年代文恋爱脑女配4
回去时, 村长还安慰姜晚,上面答应呢,他们就做。不答应也没关系, 他们会想办法做。
村长已经五十出头,常年农村耕作让他皮肤黝黑,脸上被岁月留下满脸的沟壑,头发被白色的头巾裹住, 身上是简单的汗衫。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形象,他眼神坚定看着姜晚, 让姜晚安心,政府如果腾不出手,他们就自己努力一下。
即使这很难,也要做。
姜晚目光复杂, 微微颔首表示知道。
因为她知道,上面会同意这项民生工程, 最让姜晚忐忑的, 是会不会是今年。干旱关乎半个省, 如果提前有准备, 那么完全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水渠也是,附近几个村村民有好几千人,这些人的生计需要关注。
回到村里,村长和支书都没有说去做了什么。
姜晚也继续自己的工作。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天, 这一天,镇上派人来, 告知村长支书他们已经请了水利专家设计水渠的设计。毕竟不是一个村, 必须设计一下能以最实惠和方便的方式建立水渠。
村长和支书喜出望外,让村里的小伙跑来知会姜晚, 让姜晚去村委会。
说是镇上来的人想见见姜晚,水利专家也对姜晚对于水渠的建立感兴趣,让他带姜晚去。
姜晚点头放下手里的工作去了村广场那边,心底十分高兴。
说是村广场,就是一个平坦的晒粮食场地,旁边是几个平房就是村委会,还有专门的广播室。
姜晚被小伙带到村委会时。
顾林和宁舒月也商量好,决定告知村长今年可能会干旱。理由他们都想清楚了,就是根据往年的天气来推断的,然后提出建立水渠可以让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