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也知道这事情委屈你了,但你我两家的婚事牵扯到了朝堂局势。”
侯夫人虽然不懂这事情是怎么弄成的, 但也不禁给自家丈夫暗暗竖大拇指……侯爷就是能顶事, 不但保住了穆家名声,还让儿子得偿所愿。
只要一想起易家两个姑娘都送到自家来, 当初觉得儿子被嫌弃慢待的委屈一瞬间都被抚平了。
志得意满的侯夫人端庄慈爱的说:“你对宁儿情深意重, 这些日子上敬翁姑下抚弟妹, 我们都看在眼里。你放心,即使玫儿进门, 你依旧是正妻,没人越得过你去。”
易阳只觉得脑子晕忽忽的, 完全不能理解自家婆娘怎么肯答应这种事情……还有易棠竟然也答应?
好的,她也没什么好不答应,说不定她就等着自己跟易玫两人打起来?
易阳还想要挣扎一下:“易家姑娘怎能姐妹共侍一夫?”
“真想要找理由总是找得着的。”侯夫人说:“况且宁儿对易玫已经成了执念, 与其让他日日怨你, 还不如遂了他的意。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但放在眼前的美人终究会有凋谢的一日,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侯夫人这话说的也算是掏心掏肺了。白月光之所以美丽无比令人怀念,那就是因为得不着,如果有一天白月光当真被揽入怀中, 很快就会变成衣襟上的饭沾子。
其实要说这道理易阳当然也是懂……个屁!他又没想过要去争穆宁的宠!
易家姑娘这么不值钱的吗?
但是易阳的不情愿被所有人视为吃醋嫉妒,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担忧,反正是没人在意的。易玫虽说不情愿, 但至少平妻生下的孩子也等同嫡子, 况且她也不信自己争不过堂妹。
经过“父亲”劝说, 易玫的心态已经从“不情愿当平妻”转变到“好歹不会变成变态的侧妃”以及“我就不信争不过易棠”。
真是可喜可贺。
而易夫人那边,“易大人”可是身体力行,拼尽全力,从头到脚,非常深入的睡服了她,反正易夫人在这种从口到手全方位的讲解之下,也慢慢接受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保全两府的地位以及女儿的幸福了。
(易阳:老匹夫尔敢!)
至于易棠……打起来!打起来!打起来!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大户人家的婚事,定亲可以快一点,但成亲不会这样快,两家定亲以后易玫就开始常常往令侯府跑了。并且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开始温和又上心的督促穆宁复健。
她不只带了名医,自己还常常吩咐“易棠”要好好陪伴穆宁复健,跟命轨当中一模一样,“易棠”每天都得忍受穆宁因为复健的挫折跟不适而带来的暴躁脾气。
穆宁很挫折,但又不想要让心上人看见自己狼狈的模样,所以概括承受一切的人就只有“易棠”。
易阳是不会有什么委屈跟伤心之类的情绪的,如果不是为了维护易家的名声跟教养,他说不定都要直接上手揍人了──什么狗脾气的熊孩子?
随着穆宁的身体一日一日的康复,婚期一天一天的邻近,易阳只觉得愈来愈焦虑,但他也知道没有人会帮他,侄女会答应这门婚事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她在报复自己。
最后易阳也只好安慰自己:他绝对不可能争宠的,即使一辈子没有孩子也不可能……反正玫儿一向温柔善良,他觉得只要自己不争宠,跟玫儿好好相处说不定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以后等玫儿有了孩子,两人还可以一起抚养。
那算起来也是他的外孙/外孙女,虽说现在困在女子身体之中,憋屈无比,但一想到可以跟女儿一起抚养外孙/外孙女……那好像也很不错?他还可以给外孙/外孙女启蒙不是?
想像得无比美好的易阳却不晓得会有怎样的未来在等着他。
穆家跟易家两家婚事惊动了整个京城,实在是太稀奇了,不过这也让皇帝对穆易两家更放心了,皇帝认为这两家是为了保持自身立场,不惜承担舆论,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姐妹同嫁一夫的事情。
不过正室脸面还是要保存的。侯府并没有侧妃的编制,于是皇后下了懿旨,特许穆宁拥有一个侧夫人的名位,那是上了宗谱的,也有诰命,只是想要含糊着“等同正室”那是不能了。
易玫怎么想的没人关心,反正这事情过了明路,那就是陛下都同意了,至此没人会再当成笑话来谈论了。
易玫进门以后,本来想要跟女儿“姐妹情深”的易阳顿时被现实打了几个大嘴巴子,彼时穆宁已经可以扶着拐杖行走,并且甚至很顺利的跟侧夫人入了洞房。
易阳不在乎洞房,但第二日敬茶的时候,易玫给侯爷还有侯夫人敬完茶以后就开使装不舒服,意图赖掉给正室的敬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