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使者带回了这个消息以后虞王有多恼怒,这边新上任的杜淑妃施施然的就去拜访了贤妃。
“姐姐, 当日您对妹妹的关心, 令妹妹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姜国感到了温暖, 知道您无故被禁足的消息,可是把我急坏了。”杜妙凝微笑。
“上个月因为要准备封妃大典所以忙了些, 现在可有空了,所以就来看看你。”杜妙凝笑得真诚, 搞得贤妃都不晓得她到底说真话还是假话。
“说起来能被封为淑妃还多亏了姐姐推了一把手,不然陛下说了,毕竟我身分比较低, 又是他国人, 还牵扯了几个婚约, 位份一直让他犹豫不决呢……”杜妙凝笑了一下,贤妃明明知道她是故意的,却还是狠狠的怒了。
“第一美人这名号本就是非缠身,你这淑妃我看也当不了多久。”贤妃细声细气的说:“妹妹还是得谨言慎行。”
“多谢姐姐教诲。”杜妙凝跟贤妃两人聊起天来, 虽说话里刀光剑影,但看上去竟然很是和谐,一直到姜王找过来时, 看见的就是两位美人柔声柔气的在闲谈。
这种宁静的氛围让姜王非常开心。他一定要迎杜妙凝进宫, 一方面就是喜爱杜妙凝颜色, 二来就是分散大家想要封后的火力。
前朝许多人都想要拿下这天子岳丈的位置,但一旦有个第一美人作为新宠,大家就只会想着陛下现在心有所属,立后得等一等,或者干脆先别提,不然陛下立了第一美人自己可不就偷鸡不着蚀把米?
也就是说,杜妙凝不管表现如何,她一定会受宠一段时间的。但现在杜妙凝进退得宜,跟后宫女子相处融洽,那姜王对她就更满意了。
现在前朝的声音更多是让他多纳几个美人,而不是让他尽早立后,他觉得自己简直英明无比。
受宠的杜妙凝秉持着以往周全谨慎的风格,在路上看见哪个宫人有难处都会去帮上一把,因此在姜王后宫当中风评一直很好,而且她也从不争宠,不管出席哪个场合,全场衣着最素净的就是她。
如果不小心穿的衣裳跟贤妃撞色,当场就会把衣裳给换过再来,久而久之,朝野内外就算拿着放大镜要挑刺儿的,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她不好。
至于虞国那边,在原本的命轨当中他们会因为杜妙凝而起兵姜国,两国打了好几场,最后被他国摘了桃子,杜妙凝又被掳走。
但这次因为虞王上位不正,光是安抚朝臣、安抚百姓就花费了好长的时间,两三年内根本无力出兵,甚至还要担心别国趁火打劫,所以即使姜王把使者蹶了回去,虞王生了一阵子气以后还是只好放下。
况且虞王后家里在政变时出力不少,如果发动战争就为了把杜妙凝抢回来,且不说李敢这个大将军会不会认真作战,这名声会不会糟烂,最重要的就是虞王后家里会怎么想。
总之各方掣肘之下,虞王硬是梗着一口气也只能按兵不动。
几年的时间也就够了,姜王一开始是因为初上位所以实力不足,几年下来他已经彻底熟悉了一国之主的运作方式。他也知道自己跟虞王结下了仇怨,所以特意跟陈国交好。
陈国正好夹在虞国跟姜国中间,如果虞国想要攻打姜国,那根本绕不开陈国。两国一联合,虞国想要攻打姜国只会徒耗民力,反正一步错步步错,等虞王把国内都安顿下来以后,发现国际情势已经不容他说出兵就出兵了。
而杜妙凝在姜国宫中一直都秉持着温厚恭俭的人设,面对贤妃的时候,会特意避让,缩下身体以示尊敬。尤其她不争宠啊!这在一国后宫当中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杜妙凝:本宫长得美,不需要争宠。
姜王因此一直很怜惜她,并且慢慢觉得贤妃跋扈骄纵。如果说本来还有几分想要立她为后的心思,慢慢的也就没有了。
后来在第八年的时候,杜妙凝生下了皇子。
到了第十年,杜妙凝被封后。也是一直到这个时候,杜妙凝才偷偷联络了家人,此时杜家已经在卫国生根发芽,杜妙凝也没有一定要让他们来姜国的意思。
卫国远离虞国,跟姜国接壤,正好可以当做自己的另一条退路。不过还是偷偷送了很多金银珠宝,保证家人生活得好。
杜妙凝入宫十五年,此时的姜王还不到四十,可是他开始变得容易疲劳,视力变得很差,甚至身体不好,开始变得很容易生病。(按:应该是得了糖尿病)
姜王并不希望自己身体的情况被人知道,所以开始让杜妙凝给他阅读奏章,到后来他身体着实不舒服,就把批阅奏章这件事情直接交给了杜妙凝。
值得一提的是,杜妙凝不管批阅奏折到多晚,总是会守在姜王身边,好几次姜王半夜醒来都会看见杜妙凝睡在脚踏上,发现他醒了就连忙起来伺候他,不管是喂水还是起夜都不假他人之手,这也让外人不会看见姜王的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