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觉得没信心,还听说销售部的人走了大半,前后两位生活助理总都在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要求……感觉元封集团就不像是个正经公司。
在有了跌幅以后,后知后觉的散户也会跟着抛售,然后慢慢形成恐慌。这导致元封集团因为元律这次的恐吓包裹行为损失极大,市值瞬间蒸发几个亿。
董事会因此对元封开始有了不满,想要宠女朋友怎样不能宠?拿公司的高管位置来宠不是胡闹吗?
而且这件事情远远没有完结。
元律之所以会这么年轻当上总裁,那当然是因为他爸爸退了。他爸爸之所以退是因为中风,之后为了修养身体,所以就把生意交给儿子。
元律早在大学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公司事务了,所以一朝掌权,虽然有点过于冲动,但能力上没问题。元朗认为就算年轻人有点冲动,元封集团这么大家业也完全耗得起,多碰几次壁,人自然就会沉稳下来。
结果谁知道儿子没有因为冲动固执碰壁,反而是因为恋爱脑碰壁?元朗他可不只有元律一个儿子。
看元封集团的名字就知道,这是元家自己的公司,是元朗的爸爸(也就是元律的爷爷)元封所创。
元封认为一个公司不可以有太多不同的意见,所以把主要继承权跟管理权都给了长子元朗,元朗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就得了一些股权分红,要说没点不甘心那不可能。
只是老爷子压着,况且即使是那点分红,他们躺着吃都能过一辈子了,所以除了元朗这一支,其他几房其实都各有生涯规划。
后来元朗退了,元律干得挺好,大家也熄了心思,可现在不是元律闯大祸了吗?
同样是亲儿子,大哥不行了,侄儿又胡闹,凭什么不能轮到自家儿孙?就算自家儿孙不行,大哥外面也还有孩子,谁还非得元律不可了?
更别说元律平常对叔叔跟姑姑也没有尊敬之心,看着他们就像在看废物。
他们当初跟大哥的确是有一些争权夺利,但没有小说中那样不择手段的算计,尘埃落定之后,彼此还是挺好的兄弟。
毕竟老爷子看得严,老夫人教养也过关,元朗的两个叔叔知道继承无望之后,老爷子也没忘了他们,资助他们自己在外面开公司,发展至今早有一定规模,即使没有元封集团的股票跟支持,他们的生活也不致于遭受影响。
至于元律的姑姑,她虽然没有开公司,但人家是学医的,在亲爹的帮助之下不但自己有一间医院,在医学界也算得上前辈了。
元律只觉得两个叔叔的“小公司”靠着元封集团吃饭,又觉得姑姑甚至不是商务圈的人,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事实上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当总裁做生意才是最高贵的活法。
他这种傲慢在爷爷跟亲爹面前还能收住,但在叔叔跟姑姑面前就没有怎么掩饰,叔叔跟姑姑在家里公司还没走上正轨之前也过过苦日子,都是人精,谁还看不出来呢?
只是看在亲爹跟大哥的脸上,谁也没说而已。后来老爷子去世以后,所有人都默默的搬出了祖宅,到大哥中风以后,他们跟元律之间就更是拉开了距离。
元律只觉得是自己对亲戚的冷处理生效了,他们不会没眼色的贴上来吸血,其实只是大家懒得应酬他而已。
──好像谁家里没个公司了?
这次股价大跌,一来是因为元律本身人缘就不好,二来也是因为好歹是老头子的心血,可不能让个小年轻玩没了。况且争一争这个继承人或许不会落到自家头上,但只要不落元律头上就可以了。
于是元家内部开始有了撤换总裁的声音。
两个叔叔一个姑姑每人手上都有元封集团5%的股份,各自都在董事会中有一席位。只是以往他们从来没有出席过,一来避嫌,二来也是自家公司都忙不过来,没空见天与侄儿扯皮。
但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提出撤换总裁,即使元律的亲爹手上有40%的股份,那也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第232章 被毁掉的总监(五)
有了撤换总裁的声音以后, 元律就开始有些焦头烂额,看那些亲戚也更加不顺眼了。与此同时,元律的亲妈元夫人也急上火。
她只有元律一个孩子,但元朗外面却还有一个私生子, 年纪比元律小了七八岁, 现在还在读大学。就她所知,元朗已经帮他在分公司安排了职务, 打算从大学开始好生培养。
其实要不要转而扶持小儿子元朗还没想好, 他只是按照当初扶持元律的法子在培养小儿子而已。就算不让小儿子进公司, 拿笔钱去创业,不也要培养吗?
养成个废物, 没有自己立起来的能力难道就好了?那只会让人家更放不开元封集团的权力而已。但元夫人不这样想啊,她只感受到满满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