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王嘉丰甜言蜜语尽出,又带着林泱泱一起去住到了医馆,两人带了仆从,又把医馆后面的宅子给买了下来,修了门跟医馆相连。
以往医馆的二楼放了椅子跟软塌改成诊间,并且还多招了两个大夫。
除此之外,他把隔壁的药堂也修了门跟医馆相连,这样以后医馆跟药堂的生意可以互相带动。接着就是把医馆跟药堂重新命名,两个合在一起,更名仁心堂。
仁心堂的所有权一样是放在林泱泱名下,这是王嘉丰的一点小心思,他担心如果王老爷真的想要整治他,至少林泱泱的嫁妆王老爷不会动,两人手上拿着资产,至少也能算是以防万一。
至于林泱泱……坏掉的名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但她不坐堂了,改为收一些女徒弟,认真的想要多教一些女大夫出来,这样以后女大夫都能成为仁心堂的招牌。
这招倒是有用,老大夫不是敝帚自珍的人,林泱泱跟王嘉丰一路走来他看在眼里,在他眼中,林泱泱的确有点灵气,但思绪太过繁杂,其实不适合当大夫。
老大夫也认为如果有一些女大夫──不是那种几乎只能算充数的医女──可以多救许多人命,所以他对收女徒弟的事情也不牴触。
而且仁心堂是王家的,那些女娃也都是放在林泱泱名下,就算这行其实不怎么欢迎女子,收了女娃对他的名声也无损。
他只是在连林泱泱都搞不定的时候,尽心尽力(顺便也吩咐那两药僮尽心尽力)的一起教导了而已。
至于那两个新来的大夫……虽说看不起女大夫,但这是东家的意思,他们是新来的,自然也没有说话的余地。
一个大夫的养成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林泱泱除了年幼女孩子以外,也收一些本来就是医女的姑娘,这些人上手可以更快一点。
后来女徒的人数多了,王嘉丰又把原本药堂后面的宅子买下了,专门给林泱泱跟老大夫教导女徒所用。
这个规划很好,但营利还没开始呢,买了两间宅子加上整修就已经花了一大笔。这在王老爷眼中,可别说看到儿子能耐了,他只看见儿子不把钱当钱。
虽然王夫人跟他说大儿子是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把医馆跟药堂这一块给做起来,这样说不定可以帮王家找到新的出路……但在王老爷眼中,那就是王嘉丰在家里权力被夺以后,一点都没有反省,反而黏林泱泱黏得更严重了。
两人成亲以后王家处处不顺,来自陈家的打压从来没有停过,王老爷心情不好,长年都在迁怒小夫妻俩。现在王嘉丰搬出去,在王老爷看来,就是王嘉丰自己放弃了跟王嘉共进退。
于是虽然王夫人说得天花乱坠,王老爷也没阻止王嘉丰支钱,其实内心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个长子。
不过既然是男女主想要办成的事情,那还是可以办成的。
仁心堂收的那帮医女自有珍惜机会认真学习的,她们本身也在外面行医多年,只是从来没有学习的机会。现在老大夫倾囊相授,她们也真正学到了东西,于是只在三年之后,仁心堂就多了三名女大夫。
然后这三名女大夫除了出入后宅帮忙看病以外,也尽心尽力的在教导那些被收为女徒的丫头。此时的林泱泱总算是怀孕了,一切事务便彻底交到了那些女大夫手上。
仁心堂因为有男女大夫,又有老大夫把着,口碑渐渐好了起来,的确是救了不少人。林泱泱顺便研究出了一些小药丸:例如提神醒脑的药丸、保持口气芬芳的嚼锭、防蚊虫的香囊、还有可以放在衣柜里头熏衣服的香球。
这些周边商品搭配着贩卖,也算一笔挺大的收益。总的来说,虽然整体利润王老爷看不上,但的确是赚到钱了。
并且照着这个模式发展,这对小夫妻说不定真的能够凭此安身立命。
只是这对王老爷来说还是太慢了,因为在这三年间,王老爷已经默不作声的把王家主力移到了临城,临城中王轩跟眉姨娘所居住的宅子规模已经不输给本家。
现在咏城还留着王家的生意,王老爷一个月中也有十几天会待在咏城,但事实上王家大多数的资金主要都已经移了过去。
当然这些事情王夫人跟王嘉丰都不知道,王老爷为了安抚大儿子,重新又把咏城大多数的铺子都回归给了王嘉丰管理,虽说重大事项还是需要王老爷点头,但权力比起之前大了不少。
王夫人因此又安心了,王嘉丰也觉得很好。
林泱泱跟王嘉丰因此进入了难得的甜蜜期,而这个甜蜜期一直到王老爷发话让王嘉丰回家居住为止。
毕竟王嘉丰六个小老婆还在家里,孩子渐渐长大了,难道一直不见亲爹吗?既然仁心堂弄起来了,就快点回家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