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工作手记[快穿](470)

他想着:也行吧,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发光发热,至少也能青史留名。

他“创作”了许多的蒙学课本,从三字经到千字文,还编汇了一些学者的著作,只是这时代没出现孔子孟子,但没关系,还有许多官场用得到的著作可以使用。

寒门能够读书的人本来就很少,还能坚持着去考科举的就更少了,不过姬盛是个强硬的人,并且他规定不只有寒门,连氏族想要当官也得去参加科举。

他嘲讽的表示:不会吧不会吧?你们反对不会是因为自己考不上吧?

总之他总是有方法可以推行。

本来他是京中令人神往的神仙公子,但是他推行科举,甚至还采用令人无法拒绝的手段就招人恨了。因此他那不光彩的外室身分就被翻了出来。

有人开始说他会这样跪舔王室,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外室子,必须要牢牢拍好上位者的马屁。

也有人说他是故意逼走嫡母跟嫡兄,这才导致婴国立国。说到底,赵国如今损失了国土跟尊严,甚至韩国都被灭了,那都是因为姬盛此人野心勃勃的关系。

没看连上任姬家主都被逼走了吗?

姬盛……对这种流言根本不在乎。

经过后世的阵仗,这种隐晦的流言他连感觉都没有,所以科举还是就这样推举起来了。不是没有人厌恶他到买凶杀他,偏偏他自己身手好,杀不死。

婴国知道他采取科举,说实话姬玧并不看好,普通人真的很难有读书的机会,如果有,大多也是有人资助……不过举办科举可以收罗寒门之心,所以也不是不能办。

他跟几个世家协商之后,把教材定得于世家有利,统一的课本当中强调了家族的荣誉感跟效忠的必要。其中还有许多是世家子可以轻易学习但寒门比较不容易学得的知识。

总之光是教材本身就偏向世家,并且除了文课以外,还加考了武试,武试考骑射跟剑术,只作为加分项,但头几名绝对是连武试也表现突出的人。

这样一来,就刷掉了大半寒门学子。

接着婴国全国推行了科举,包含现有官员都会去补考。这样一来,许多人才对婴国趋之若骛,婴国成为学子的胜地。

姬盛知道以后直接掀翻了桌案……他在前面冲锋陷阵,把全天下的世家都得罪光了,然后婴国出了个折衷版本来捡便宜。

只要科举可以开始推行,考试内容完全可以慢慢修改。他在赵国名声死臭,但婴国却成为了学子圣地,连婴国的世家也被说是拥有远古先贤之风──简直无耻!

赵王对被婴国捡漏这种事情也不满意,这种不满意直接反应在对待姬盛的态度,姬盛以前是他的心肝小宝贝,现在整个姬家到手,姬盛只能依靠他,那姬盛就没那么珍贵了。

他甚至还很可惜姬玧跟姬璞这两个人才竟然被太上王还有姬盛给逼走:总之道理都是他的。

+++

许多年以后,婴国已经占领了超过一半的国土,包含以往赵国南方也并入了婴国。赵国只剩下以往北边那一块,多占了魏国一些土地,魏国缩小一半。

整个天下的西南半部都是婴国的,北部跟小半东部是魏国跟赵国的。

照这样下去,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但婴玧并不急,他努力发展内政,把更远的游牧民族牢牢拦在边境之外,婴国内的人民富足,佃农佃租是天下最低。

婴国境内除了几大世家以外,还有许多良民,并且良民的生活也不难过。

婴玧接下来的打算是让百姓自己选择,是想要投奔婴国,还是继续留在赵国或者魏国。

在赵魏两国被逼得活不下去的草民很快就开始大批量的往婴国而去,纷纷以可以在婴国落户感到开心。因为赵魏两国上位者从来不把百姓放在眼里,所以一开始他们甚至没有感觉到。

后来等税收上来的时候,才发现境内百姓跑了七成,许多田地甚至直接荒芜了。边境的几个世家已经开始跟婴国接洽,打算连着自家土地一起并入婴国。

姬盛太明白这种操作了,后世不就这样吗?只要生活过得好,别国百姓打破头也会想办法移民。他觉得这样不行,再等下去,他很快就会面临自己也不想要的局面。

于是姬盛反了。

赵国军队都是姬盛一手拉起来的,他想要反其实非常容易。

而且他毕竟有许多底牌,还有男主强运在身,所以很快的,他挂掉了心有不甘的赵王,然后北上荡平了苟延残喘的魏国,立国为鲁,接着让兰姨娘站出来说明自己的真实身分。并说自己并不是造反,只是复国。

新鲁成立,姬盛改名为燕盛,这是前鲁王室的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