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就是从头练过,封肃觉得这难不倒自己。
然后他努力锻炼的结果,就是闻人烈兴致来了也会考较他一番──好像男子之间的交情就逃不脱打一场,或者练一练。而且封肃表现出来的毅力,实在不像是一个长年被当成女子养育的皇子。
闻人烈因为封肃的毅力跟努力而对他有了敬重,自然也就不会刻意羞辱他。后宫妃嫔跟下人看着闻人烈的脸色,自然也不会没事找事。
况且那新后的个性一看就率直得很,就算几个将门出身的妃嫔不担心自己打不过他,但皇后跟妃嫔打架,最后谁倒楣还真不一定。
所以封肃生活自然也就很安逸了。
封仪卿观察了许久,然后不得不承认……或许自己已经被养成了那种好欺负的性格。
好比姜贵妃……明明他才是受害者,而且只要自己去父皇面前告发,倒楣的必然也只有姜贵妃,但他就是能够被姜贵妃拿捏那么多年。
封仪卿看着封肃,同时也想着自己。他对封肃没有什么愧咎感,毕竟封肃是知道两人是兄弟这件事情的,如果他真的对亲弟弟有那么点愧咎,偷偷去跟玄远帝说清楚,自然可以终结这件事情。
但封肃出于各种理由没有去说,不管是因为对母亲的感情,还是舍不得放弃继承权,总之都是他选择了放弃掉亲弟弟。
现在也该他尝尝这个滋味了。
不过封肃的生活,还是让封仪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很多时候,大概就是:自己不着急,自然会有人替你着急?
所以等到玄远帝带着所有的皇子从别宫回来以后,他依旧没有去理会姜贵妃的召唤。
姜贵妃难道还能真的拿一个十五六的小少年没有法子?明的不行,难道还不能还暗的?
于是很快的,后宫之中开始流传起三皇子因为怨恨姜贵妃请旨让六公主和亲,从而疏远姜贵妃的消息。
如果是真的封肃在这里,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立刻低头。因为这个消息中包含了很多讯息。
怨恨姜贵妃请旨让六公主和亲,那就是没有大局观,两国局势严峻,他却只在乎私人情感。而且他对陛下的决定心存怨望,不敬君父。还有就是他不孝生母。
不敬不孝无大局观,一般的皇子流传出这样的名头,对未来夺嫡之路就是很大的伤害。因为这会成为一个档案,等未来到了选太子的时候,想要择主的大臣就会想起这件事情,然后因此而迟疑要不要支持这样一个,一点小事情都没有处理好的皇子。
名声是一回事,不管内情如何,能被人传出这样的名声,本身就说明了一些事情。
姜贵妃管理着宫务,所以她只是限制着这个消息在雏凤宫内流传,只要三皇子听见这个消息,就会懂得姜贵妃对她的敲打,并且立刻飞奔到姜贵妃面前赔罪──嗯,以前的封肃应该是会这样的吧。
毕竟封肃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既然能够放弃掉亲弟弟的人生,那可见他自己是有野心的。他从小到大就被姜贵妃教着要去争取,有一天如果他大权在握,才不会浪费了亲弟弟的牺牲。
但现在的封仪卿哪里会在乎呢?
有种姜贵妃就把他的名声彻底搞臭,然后跟那个位置彻底无缘才好呢。
所以封仪卿压根没管这个流言。
姜贵妃没有等到三皇子的赔罪,于是加大了力度,这个流言扩散到了整个后宫,甚至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封仪卿依旧没管。
终于姜贵妃坐不住了,她亲自去了雏凤宫,然后刚好逮住了打算要出宫的封仪卿。
“母妃。”被逮住了,那当然也只好请安了。
“三殿下最近很忙?”姜贵妃自顾自的在主位上坐下:“想要见你一面可不容易。”
“不知母妃可有要事?”封仪卿收敛了所有的表情问。
“没事就不能来看你了?”姜贵妃问:“肃儿,你可别忘了,你能有今日,是因为我跟仪卿的牺牲。”
“母妃慎言,六妹妹和亲乃是您自行请旨,父皇亲口所定。怎么能是牺牲呢?”封仪卿嘲讽的说。
“你……”姜贵妃楞住:“你是真的在怨我?”
“母妃严重了,儿子不敢。”
“不敢?”姜贵妃气怒,但想起了自己的来意,又软下了语气:“肃儿,本宫一直都注意着北狄那边的消息,仪卿过得好好的,并没有出什么事。”
“那是六妹妹自己的本事,母妃不会以为这是您的功劳吧?”封仪卿问。
姜贵妃顿了一下,说:“这不是因为你吗?如果不是因为你,母妃又何必请旨让他去?况且上上下下只有他一个年龄合适,与其等到陛下开口,还不如我主动一点,这样也可以给你父皇留下一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