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安家都可以挺过来, 那就跟上辈子那般的挺过来就好。在安家还只是普通农户的时候, 安芙认为自家不适合太过张扬。
安文因为更早通过了童生试,而且名次还比较靠前, 因此这次家里需要路费的时间比当初还要早一些。这个时候刘鸣还没有重病,也不需要人冲喜。
不过王老爷那是一个常年都愿意纳妾的人。所以安芙以一种不经意的态度让安家二老知道城里王家可能会愿意纳安宁。
为了让安宁可以卖个好价钱, 安芙还准备了半杯灵泉给安宁喝。安宁喝下以后硬是拉了一晚的肚子,在家里养了两天才慢慢可以下地。
安宁本身底子就很不错,好歹也是女主角的姐姐呢。所以喝下半杯灵泉水之后的效果非常显著。虽然没有安芙那样长年服用的效果好, 但无论气质还是外貌都比之前提升了不只一个台阶。
王老爷对安宁惊为天人, 愿意以大价钱把安宁纳回去, 因此安家的财务危机也解除了。
安宁长得好,的确受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宠爱,可是安家也没有因此就放过她,反而时常派安老二夫妻去跟安宁索要钱财。
在没有断亲前提之下, 安宁即使不愿意也只能满足父母的恳求,也因为这样,安宁即使受宠也跟以往一般过得紧巴巴的。
安文考上秀才以后, 因为年纪比较小的关系, 书院里的先生建议他多磨练一下文章跟阅历, 不用这么快去考举人。因此安文开始参加很多的诗会、书会,并且加多了跟同窗一起讨论的时间。
有了灵泉水的加持,安文读起书来更有灵气,从同窗跟老师那里得到的讯息总能很快的吸收。只是因为这样,交际的银子多了不少,虽说安宁也支援很多,但也只能说是勉强足够。
接着等到安文要去考举人的时候,大家又开始为了路费跟住宿发愁了。安宁因此只得跟王老爷恳求,王老爷倒是无所谓资助一个秀才,毕竟如果以后安文考上的话,这就是现成的人脉。
可是这在王夫人的眼中,那就是王老爷因为对宁姨娘的宠爱已经快要没有原则了。宁姨娘只是求一求,几十上百两的银子老爷也说出就出。
王夫人在生完长子以后的身体就没有好过,商户人家又一向没有太多规矩。王夫人很担心宁姨娘很可能会在自己去后被扶正。
宁姨娘年轻,以后必然要有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呢?由此,王夫人把安宁给记在了心里,并且下定决心自己在死前一定要把安宁给除掉。
于是等到安文需要上京的时候,安家又故技重施,想要跟安宁拿钱。
这次可是要上京,路途遥远之外,京里住宿更贵。安宁自己出不起,又不好意思再一次跟王老爷拿,最后就把自己的首饰给了安家,让安家拿去典卖。
此时的安宁已经有了身孕,如果安文真的考上,那自己的首饰就是雪中送炭,想必老爷不会太过怪罪。所以她也不太担心。
结果没多久,她的首饰就在家里的一个马伕那里被搜出来,马伕说那是宁姨娘给他的定情信物,还说宁姨娘已经有了他的孩子。
王老爷并没有相信那马伕的话,只是请了大夫来给安宁问诊,谁知道安宁此时当真有了身孕呢?
就这样安宁以不贞的缘由被休。王老爷毕竟对她有点情份,就作主把安宁跟那马伕都赶了出去。
两人被赶出去的当天晚上,那马伕就直接联系了中人把安宁给卖了,她身上的财物都被收缴,然后人一清醒就到了遥远县城的一个花楼。
花楼把她买来自然是要她接客的,当场一碗药就落了她的孩子,安宁躺在床上只觉得身体剧痛绝望无比,然后大概是因为体质的关系,她就这样大出血没了。
她死了以后英灵不灭,飘飘荡荡的回到了家乡。这才发现之所以安家人会连她的首饰都要搜刮完毕,是王夫人的意思。
王夫人给了安家五百两跟他们买回了首饰,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夫人一手安排。
王老爷当初也听了她的话去问过安家人,是不是曾经拿了安宁的首饰去典卖,但安家人矢口否认,这也是王老爷下定决心把安宁赶走的原因之一。
而安家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安芙敲的边鼓。她认为安宁是个白眼狼,如果之后真的得宠,甚至安文考上进士,那王夫人本来就命不久已,安宁说不定要跟她上辈子一样的被扶正。
安芙对安宁的厌恨是从上辈子持续至今的,怎么愿意安宁有出头的一日?所以王夫人找上安家以后,安芙就说大家应该一起上京,这样安文可能可以找到更好的妻子,自己也可以找到更好的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