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既然如此,我保你顺利入京赴考,若是你考的功名……”
后面的话裴怔没说,薛永宁却是了然,仰头看他,“若我考取功名,定朝堂之上忠于裴相。”
两个极致聪明而冷血的人,在这一方庭院间,将彼此的余生牵制,谁都不知道命运的滚轮从此改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傅一洲与宋晚宁一来一往,几乎每一个大场面的戏份都可以做到一镜到底。
周遭安然静谧,双方之间这种默契到无需多言的氛围,几乎让所有人都跟着沉浸在了影片中。
吴导甚至连“卡”都舍不得喊。
以至于最后拍手称赞,“怪不得之前那部戏会爆,你们俩太默契了!”
“话说小傅还没有追上宋宋吗?”这话说的,吴导看向了宋晚宁。宋晚宁想了想,张了张嘴,又闭上摇了摇头,这种时候不论对谁都不能多说些什么。
于是就听到吴导语重心长的说道:“为了这剧,宋宋也要忍耐一些,不喜欢小傅不要直说,吊一吊他,杀青了再拒绝。”
第55章
因了傅一洲的合同时间, 整个拍摄的压力都被放大到了极致。
从雅邑镇相识到最后朝堂并肩相爱,整整十年的时间线,几百场戏, 二十余身戏服,要在三十天内完成,演员的情绪也要在短时间内起承转合, 属实是个挑战。
就连每天串场都像是打仗,忙碌的很。
但胜在和宋晚宁配合默契,整体的进度甚至比预计中快了许多。
又因为两个人之间这种若有似无得氛围感,编剧现场操刀,加了几场感情戏。
不多却精。
一个是薛永宁在帮裴怔调查北方大旱问题时, 顶着烈日跑了数天, 最后昏倒在田地, 裴怔赶到后把人抱起, 径直上了马车,回到府邸。在她无意识间,替她涂抹了抚痕霜。
第二幕则是因为陪同裴怔深入皇后势力调查而深陷险境, 被救出后裴怔手把手教她骑射, 在她挽弓练习后,冷着脸替她处理手上的疤痕。
这两幕,全都是在感情彻底爆发之前。
其实在最初修改时,编剧有意想要放大男主角的作用, 毕竟傅一洲的地位流量摆在这里, 戏份越多, 日后粉丝的宣传造势必然越强, 吸引的观众自然也越多。比如想要薛永宁在裴怔身边晕倒,被他直接公主抱回府邸;又或者因为骑射伤了手而直接将她抱下马, 去处理伤口。
却都第一时间被傅一洲拒绝。
“薛永宁不需要裴怔在这种事情上为她心疼,裴怔也不会因为这种小创伤而停止薛永宁进步的足迹。他们不是拯救的关系,而是并肩而立的平等同伴。”
所以裴怔不会心疼她顶着烈日酷夏去查证,更不会心疼她因为骑射而伤了手,所有的这些和她日后登顶朝堂,作为第一女官比,都不足为道。
《永宁传》的主笔编剧是圈内数一数二,写过不少爆剧的四方文斋,这些年受困于拍摄时各方修订剧本的要求,已经变得圆滑且知晓各路流量们的心路历程。
当下听到傅一洲这么说,还有几分不适应。
不由得眼眸里增加了深意的问了句,“我听说你在追宋老师?”
“恩。”
“听说宋老师还没答应?”
傅一洲偏头,笑着看向他,长袖甩在身后,笔直挺立,原本的白玉素簪换成了金色镂空发冠,长发束起,仪态绝然,“四方老师想问什么?“
“只是有些好奇,傅老师到了今天这个地位,竟然会为了追求女生特出参演作品,还会在这么久没有追上的情况下,如此坚持。“
傅一洲眼底的笑意淡淡,目光投向前方,是宋晚宁托着腮,在和导演复盘刚刚的镜头还有哪里需要改进。
相较于他华丽精致的戏服,薛永宁前期的妆造是简单轻薄的,一袭草绿色水墨花样的素纱叠裙,半束发簪了珍珠流苏步摇,眼眸清亮灵动,许是感受到了傅一洲的目光,也不由的把眼睛对了过来,但很快的,又被监视器吸引了过去。
傅一洲的情绪淡淡,沉声回答着,“爱情本就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与我到了什么地步没有关系,也与她是谁没有关系,更与是否可以追上她无关。“
这话说完,四方文斋就看到宋晚宁冲傅一洲挥了挥手,招呼他过去一起看监视器里的镜头。
然后看着那个一呼百应,站在这个圈子顶端的男人,想都不想的就快步上前,半蹲在低矮的监视器前,眸色温柔的听着旁边的姑娘跟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