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好奇地张望看去。
这一张望,就被餐厅门口,阔步走进的漂亮青年吸走注意力。
穿着亚麻衬衫,深色运动长裤的男人,五官清冷淡漠,一双眸子漆黑幽静,如山泉冰寒。他在餐厅人群中迅速捕捉到他们这一桌,旋后,抬步走来。
漂亮青年开口:“你们好,我是黎潼家属。”
彤姐笑眯眯:“来接她回家啊?”
他露出一个稍含腼腆的笑容,来时匆忙,身上甚至还沾了点猫毛,袖口的扣子没有扣好,松松地露出一截冷白手腕。
黎潼笑了。
她极罕见地在同事们面前露出这样放松、柔软的情绪,浓密眼睫扬起,那一双明亮的、深邃的黑色瞳孔被笑意、爱意浸染。
她悄声说了几句什么。
王琛看到那个漂亮男人耳廓微红。他牵住她的手,朝着一桌警察们礼貌客气地询问:“我俩要回家,有谁要搭顺风车吗?”
那个对黎潼有暧昧心思的男警察终究是不甘心,“咳,能载我一程吗?”
“送我到地铁口就行。”
他喝了酒,未免没有借着酒大胆行事的意思。
王琛几不可察地叹息摇头。
漂亮青年爽快应下。
他完完全全将他当作是“女友的同事”看待,不露出多余表情,善于察言观色的警察们愣是看不出丁点异样。
应下时,黎潼顺手捏着他的手腕,将那一枚扣子扣紧。
只在这一刻,他柔软眉眼,与她十指交扣。
他们仨是最先离开的,留下的警察们面面相觑。
彤姐不赞同道:“小迅这性格不太好。”
“我从一开始就和他说了,黎潼有对象。不知道他在犟什么。”
王琛:“喝酒喝蒙了,觉得自己要鼓起勇气追爱呗。”
他琢磨半天,也不客气,点明道:“黎潼是个人才,这次案子有她帮忙,之后升职快。”
“再来就是,黎潼不管是哪方面条件都不错。”这种条件优越的女性,不缺钱财,不缺升职的那点工资增长,很容易被心怀恶意的亲近人利用。
“你要说他没这心思,我是不信。”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老狐狸,早就看出那个年轻男警察心里冒着什么念头。
有纯粹的爱慕,亦有利益上的渴慕。
“夫妻同行业”里某一方升职机会让给对方的情况,不说全都是,但起码有过——这样的操作属私企多,可体制内,也不是不能实践。
有点门路的,打过招呼,情侣/夫妻间默认同意的,某个功劳就悄悄地落在另一人头上。
这种不法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彤姐叹息:“千说万说,还是得自己有本事。”
王琛的警衔是自己实打实办案立功出来的,自然同样看不起这种想走“后门”,走捷径的人。
他撇了两下嘴,见代驾还没来,兴致勃勃,聊起黎潼的对象。
“那个小伙子长得真是俊,看着和黎潼很有夫妻相。”
彤姐知道得更多,黎潼实习期间,她们俩住上下楼,有时就能看到段暄山提着菜上楼。
她知道他是黎潼的对象,客气问候,家常话唠几句。
得知他出差路过嵘市时,会来女友家里住几天。
女友工作辛苦,他趁她还在单位时,去菜市场买点菜,下厨给她吃。
彤姐问人时很有技巧,她们这行业的总有点话术,仅从几句回答就能大致窥见对方的性格、为人处世。
段暄山回答时,语气平淡,不以为意。
没有认为自己“为女友下厨”是一件多伟大、多了不得的事。
彤姐夸他:“男人会下厨,挺少见哈。”
他的回应是一个微妙、平静的凝眸,旋后,轻声答:“这很正常。”
关于“男人下厨”的话题就尴尬地止在这里。
段暄山没有要听她继续夸人的意思,她觉得稀奇——恰好,嵘市所在的省是全国内较为典型的“重男轻女”省份,大部分男性不被教导着做家务,成年后亦是不会主动去做。
愿意下厨给爱人的男性不是没有,只是,太难见到他这样的。
——是极正常的男性。
——这种正常,恰好区别于某部分“不太正常”的男性。
彤姐从回忆中抽身,对师兄王琛道:“确实是长相俊。”应了他这句,继续说道:“性格也不错。”
王琛直起身,师妹这评价倒是少见。
“细说听听?”
彤姐三言两语地带过段暄山“洗手作羹汤”等细节,拍桌感慨:“我们当警察的,不就是缺这种伴侣嘛!”
行业内“双警家庭”少,正是因为警察这个职业太过忙碌,无法顾全家庭,需要有“警嫂”来支撑家庭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