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神色依旧,他絮絮叨叨的与孩子们嘱咐着一些话,说着说着便昏睡了过去。
荀晏轻轻叫了叫他,荀彧惊醒过来。
他的眼眸此时看上去格外的亮,不似先前的温和,而是带上了多年身居高位的威严。
他说道:“长倩,要照顾好他。”
几个早已不是稚子的儿子没有听明白,唯有荀恽一瞬间红
了眼眶,他哽咽着点头。
“你们都……下去吧。”
荀彧费力的说着。
庭院里又变得空空荡荡,荀彧不再说话,他抬手摸着幼弟的头顶,发丝软而细,而他的手却已经枯瘦苍老。
“阿兄,我会想你们的。”
“你慢点走,要带上我的。”
荀晏说着。
荀彧似是微微笑了笑,他又一次睡下。
毯子一角落在了地上,微风拂过,带起了一阵馥郁的香。
高阳里尽是哭嚎与呼喊,家家户户挂上了白幡。
颍阴荀氏最辉煌的一代随着荀彧的逝去而落幕。
自曹操开始,丧仪从简,族中族人的丧仪也皆是简单,唯有荀攸死时,世人才知其富,他的丧仪亦是极简,但他捐赠了一大笔钱财,资助关中建了数十家慈幼局,收留弃婴。
而荀彧留下的遗产则是寥寥无几,丧仪自然也是从简。
虽是如此,但荀文若之名海内何人不知,荀恽这几日忙得几乎焦头烂额,又得哭丧,几天下来就瘦了一大圈。
累极了才稀里糊涂睡了个午觉,醒来时还觉额角阵阵发疼,大脑都有些嗡嗡作响。
他看到有幼童坐在他身旁,半眯着打着瞌睡。
分明小小的一团,却做出了守护的样子。
“小叔父……”他突然有些哽咽。
其实他已经很久不叫这个称呼了,大人不愿叫太多人知晓其中内里,怕招了麻烦,叫他们都改口了,可如今他却唯有他一个长辈可以依靠了。
荀晏惊醒过来,他晃了晃够不着地的腿,伸手理了理侄儿的发丝。
“长倩,再睡一会吧。”他说道。
荀恽摇头,他起身披衣。
“过几日吊唁时必是人来人往,您得小心些,陌弟还在西北,回来要有段时间……您也别太伤心。”
他说着说着才觉眼前的人可能比他更加伤心。
当初荀公达去世时,小叔父一个人偷偷哭得厥过去了,后来更是大病一场,把大人都吓坏了。
“我知道了,”小孩说道,“我回家睡会,你若是得了空……”
他想了想却是改了口,“算了,
没什么事,你要学会保重自己。”
荀恽有些昏沉的点头,小小的孩子就摸了摸他的头,就如同很多年以前那位脾气极好的温柔青年一样。
族中族人多年来四散在外,在西北做事的自然不能这么快回来,但离得近的,就如荀安得了消息后连夜疾驰而来。
这位表姐素来雷厉风行,从军后更是风风火火,她站得笔直,面上却难掩悲伤。
她从灵堂走出,正欲说什么,却陡然闻到了一股烟味。
荀恽还未反应过来,她已抬起头,看到后院处冒起了黑烟。
几人几乎拔腿就跑,那是荀彧的西院书房,大火席卷着吞噬一切,门口的仆役战战兢兢低着头,却未曾上前救火。
“何人纵火!”
荀恽声音都颤抖了。
“是主君之令。”
一旁的老仆上前来,他已经垂垂老矣,眼神都有些混沌,但却仍旧小心的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这是小郎君令我暂且保管的……”
信上写着,这屋里的文书都是见不得人的,烧了也无所谓,有价值的他转移到了别处……
他在雒阳的藏书尽数捐赠给太学,高阳里的藏书分给族人……
又说他每年要小辈上供两盘米糕,不给他就告诉阿兄托梦骂人云云……
不待看完,荀安猛的回头,她低声向荀恽问道:“小舅舅在哪儿?”
“他说……他说回屋睡一会……”
荀晏正躺在自己家里。
若是有条件的话,他向来不是亏待自己的人,床要垫得软软的,让他陷进去。
他的半身问他,想不想要长生。
他答道,不想。
于是他安心的闭上眼,沉沉睡去。
屋门被踹开。
床上躺着的幼童浑身冰凉,已是死去多时的模样。
[正文完]!
第251章 番外.郭嘉
郭嘉小的时候是十里八乡最孤僻的崽,全然没有长大后那副嬉皮笑脸,长袖善舞的模样。
他爹妈死得早,家中唯有一个爷爷在照看他,郭家呢,是挺厉害的,但和他关系就不是特别大了。
不,还是挺大的。
按照他的挚友的话,他只要还活着,还顶着郭嘉这个名字,还在呼吸还在吃饭,他就在享受这个姓氏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