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险些被马超劫走,安分了一段时日,如今又是兵行险招。
他本欲责备,低头却见那青年人苍白的上半身斑驳重叠的疤痕,肩头一处箭疮似是新创,愈合后留下一道印子在白皙的皮肤上。
不及细看,荀晏已披上了外袍,掩去了身上的旧疤,看上去俨然是温柔文弱的世家子,实在难猜得到他衣袍之下皆是旧疮新伤交叠的模样。
“我已令人暗渡蒲坂津,占据河西,”他说道,“曹将军领大军自潼关北渡黄河,贼兵必聚于潼关,松懈蒲坂津防御。”
“若是主帅有失?”
荀晏笑了笑,他笑得有些狡黠。
“猎物在
前,必有人来取,他们取他们的,我取我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披上了甲,抓起了佩剑。
“你要……”钟繇倏而明白了,神色有些无奈,“这是令曹将军当作诱饵……”
他不知该不该佩服这位同僚,有时候觉得他谨慎过头,有时候又心大得过头。
“贼众我寡,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荀晏动了动胳膊,感觉疼痛尚在忍受范围之中,不得不感谢贾诩那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药油。
伟大的边地劳动人民的智慧!
他握住了钟繇的手,诚恳的说道:“后方之事,皆劳元常矣!君切莫在军报中胡言。”
若是他再鬼扯,他必然得让钟元常看看什么叫做逞凶斗狠。
钟繇顿了顿,只得叹息道:“君且自珍。”
如预料之中,关中联军人数远胜他们的兵力,这是以少敌多,却不至于像是曹操官渡那般窘迫。
自古分裂的势力远不如统一的势力来得强悍,他了解关中诸将的结构有多松散。
他比曹昂晚动身半日,抵达渡口时已是黄昏。
黄河滔滔,大军已转移至了北岸,南岸只余曹昂与数百人断后,正欲登船。
荀晏没有靠近,只远远的观望着,身边经验足的亲从已然脸色微变。
隐隐约约能看到骑从自岸边掠过,惊鸿一瞥中能辨认出乃是羌胡骑兵,这是有伏。
身旁的主君仍是波澜不惊,似是早有所料,身旁隐隐有些躁动的亲从也不由安分了下来。
曹昂渡河人数众多,并未太隐秘,本就是为了吸引敌军注意,有人会来袭击也是预料之中,荀晏眯着眼睛估摸着对面的人数。
他有意借此机会引诱对面出兵,只是却也没料到会来这么多人,这般疯的打法却是让他隐约猜到了对面的主将是谁。
他有些庆幸自己临时抽调了河东兵,不然怕是得阴沟里翻船。
“军中可有牛马?”
他转头问道。
黄河旁,乱箭齐发,矢如雨下,伏击来得突然,近万的关中兵自南岸杀出,即使早被提点过了,曹昂仍然一惊。
他虽常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却也被保护得很好,
这辈子离生死危机最近的,一次是在宛城时,另一次恐怕就是现在了。
身旁典韦与诸虎卫已下意识将他护住了,他很快冷静下来,知晓对方虽然看似众多有万人,但游牧骑兵出征向来是带着大量牛马,实际人数没有看上去那般多。
“公子!我早便说那荀清恒必不怀好意!这是故意置公子于险地啊!”
身旁的士人未见过这般场面,几乎是腿软了,口不择言喊道。
曹昂冷冷看了他一眼,“再有扰乱军心者,斩!”
典韦持盾挡下一片箭矢,面上青筋毕露,他已然能看到马超一马当先,直直向他们这儿冲来,俨然是又想复刻一遍生擒敌方主将的操作。
一片喧闹中,关中骑兵的攻势一滞,荀字旗高高扬起,充当黄雀的另一支兵马如利刃般杀入战场,抵挡住了肆虐的关中骑兵。
马超的冲势被拦了下来,他心中阴霾,抬头看到了那面军旗,远方似是有人在向他点头致意。
“活捉曹昂!”他振臂喊道,直指曹昂所在,“敌寡我众,取曹昂者重赏!”
联军士气一振,沿着河岸,赴船急战,那支荀军反而显得暗弱,战斗力远不如传闻,更是令他们重拾起了士气。
一片乱战中倏而有人用胡语痛骂了起来。
“狗奴!安敢夺我马匹!”
“谁放跑了我的牛?”
马超惊愕,他再次审视战场,惊而发现战场中不知何时窜出了一群撅着蹄子撒欢的牛马,扰的那些羌胡骑兵纷纷侧目而视,手上的刀都挥不动了。
那些荀军一个个的直接杀进他们的备用牛马之中,毫不犹豫的放出了被惊到的牛马,一时之间战场上竟是混乱无比,到处都是牛马与骑兵。
“此敌计也!”马超大喊,他尝试控制住隐隐有些失控的骑兵,“先擒敌帅!我自可赏尔等牛马金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