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有着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外表,虽然刚才放了点狠话,这会言辞温和,进退间门皆是士人风度,配上外貌,实在叫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只是但凡了解点他的履历,大概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个什么好搞定的人。
王邑大概明白了这人的意思。
他认真说道:“袁氏置郭援为河东太守,如今又侵犯我河东,邑自当举全郡之力以相抗。”
只是反抗效果不大明显。
荀晏心中默默为他补充了一句,但也不能全怪这位太守,毕竟郭援来势汹汹,他这府上的人看上去也都不怎么听话。
其实他现在只想这个地儿瘫倒,小半个月马不停蹄,他感觉自己离直接去世只有那么一丢丢距离,但他还得先硬着头皮来看看这帮子河东人。
身旁那长须男子似是面有不满,却也不曾再开口反驳,荀晏瞅了他两眼,不由问道:“敢问君姓大名?”
“河东卫固,字仲坚。”
那人冷冷道。
“哦,”荀晏走了过去,真诚的说道,“晏家在颍川,兄长在朝为官,若君前来,自当扫榻相迎。”
卫固的神色顿时如吃了一只苍蝇一般。
第152章
关中已逐渐进入炎夏,天色阴沉,空气中闷热不已,一如河东一触即发的局势一般。
“荀清恒其人,卫君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范先放下了酒樽,如此问道。
此处正是卫固的府邸,画梁雕栋,府上有仆数百,豪奢至此,旁人却是司空见惯。
卫固皱眉不语。
那位御史中丞的到来不在他们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也令他心中隐隐有所不安。
“此人如何携兵入境,我等竟是全然不知,”他低声说道,“观其所携部曲千余人,并非少数。”
范先同样心中犯起了嘀咕,这等局势下,突然多出来了一股势力,而且很可能是曹操所派遣来的,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在高干郭援数万大军的威压下,河东不知有多少大族已经暗中与并州冀州通信,有臣服之意。
“我观之……”范先眼眸闪烁,面露狠意,“不如杀之,以免扰局。”
卫固有些惊愕的抬头,旋即摇头。
“不可,万万不可,”他连声说道,“范君过于着急,此人为曹公心腹,又身出颍川大族,杀之后患无穷。”
范先话出口便觉不对,这会听得卫固劝说也只能长叹一口气。
“曹公于河东插手不多,荀清恒此来必是为了高干西征一事,送他北上抗敌便是了,输赢暂且两说,只是……”
他坦诚说出心中忧虑,“只怕他看出河东人心不在曹,有意整治。”
如今的河东太守王邑乃北地人,治理河东多年,对于他们这些本地人而言,自然是喜欢这位太守的——因为他不大多管闲事。
这代表着大族的发展可以少受许多制约,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河东人治河东,平日里自然太平无恙。
卫固饮尽杯中酒,金樽清脆一声放在了桌案上。
“想来明府应有所决。”他说道。
——————————————
荀晏下马的时候一个趔趄,险些狼狈的扑倒在地,一旁典韦似是早有所料捞住了他。
待得眼前黑雾散尽,他才扶着典韦的手臂低声道了声谢。
他感
觉自己现在已经东南西北不分了,方才在堂上还能认出哪个是王邑都算超常发挥了。
他苦中作乐的想着。
王邑为他安置的住所堪称豪奢,不过刚跨入舍中,两列身披薄纱,身姿曼妙的侍女便齐齐向他一礼,又有端着盥洗器皿的侍女向他迎面走来。
荀晏眼尖瞅了一眼,感觉她们穿得挺贵……以他的审美大概只能敏锐观察出价钱高低。
他有些不适应的后退一步,随后挥退了这些人。
他是真的没怎么见过这般土豪气势的阵仗了,他家和曹老板有一点是相似的,他们都提倡节俭,所以这般景象几乎不大会在许都发生。
……如果发生了曹操大概最先跳脚——他自己都那么穷了,凭什么你就富了。
待得终于背部触碰到了榻上,他几乎控制不住的想要昏睡过去,只是现在却不是个休息的好时机。
荀晏用力掐了掐自己掌心,对典韦嘱咐道:“赵将军安置好人马后,叫他来见我。”
那壮硕的汉子点头应是,却没有立即离去,转而温声道:“荀君不若先睡上一刻,我待会来叫你。”
荀晏胡乱点了点头,也不知是睡过去还是昏过去,只是睡得也不安稳。
河东的形势比他想的还要差一些,不过是方才堂上一面,就让他看到了许多问题。
与他当年前往泰山赴任不一样,他并非来河东赴任,但如今河东的局势更加紧急,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