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13)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一会,一个毛绒绒的小脑袋扎进了他怀里,细声细气的说道:

“大人,好晕。”

小孩脸色苍白,额上还带着点冷汗,委委屈屈的求安慰,只一双眸子还有些神采。

荀靖顿时心疼的把孩子抱进自己怀里,温言道:

“仲景留了药方子,喝下睡过去就不晕了。”

荀晏恹恹想了片刻,屈服了。

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晕车这么厉害,他们出行也不求速度,牛车慢悠悠的走,但也耐

不住真的太颠了,颠得他两眼金星。

实际上牛车已经是现在较为平缓的交通工具了,换马车要更难受。

一副药灌下去,荀晏昏昏沉沉陷入了沉眠,也就吃饭会把他叫起来,顺便给他再灌碗药延续药力,一路上大半可以说是睡过去的。

原先他也企图适应适应,只是不过被颠上个一刻钟,他自己尚觉还行,但旁人却不这么认为,连荀攸都被唬得有些紧张起来。

这位年幼的小叔父年岁太小,身子又弱,一折腾脸色惨淡,这般年纪的孩子早夭概率太高,实在叫人放不下心来。

等荀晏彻底恢复清醒时,牛车已经晃晃悠悠快抵达目的地了。

颍川地处中原腹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极其深厚的底蕴。

汝颍多奇士,颍川私学之风极盛,如荀晏的祖父荀淑,曾经也开设私学,门生无数,当世名贤李固、李膺都曾在他门下学习。

自从党锢之祸起,当时颍川士族曾是‘党人’的一大主力军,此后许多名士纷纷辞官归家,开设私学。自此,游学之风大盛,不论是颍川士子,亦或者是外郡学子,都乐意来颍川游学,交流思想学问,最终酿造出了一个文风自由,又秉持夏人尚武风格的颍川。

牛车一路磨磨唧唧的走,大概是快到了,荀晏倒是不觉得多难受,懒洋洋窝在荀靖身边,最近睡太多了头疼得没力气。

荀靖看上去心情不错,可能是要回家了的缘故,他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书,另一只手在呼噜自家难得异常安静的幼子。

他见荀晏一副了无生趣的模样,将书简放下,捏了捏小朋友最近又有些消瘦下去的脸颊。

“一年未归,狸奴可还记得族中长辈?”

“自然记得,”荀晏睁着一双无神的眼睛,宛如梦游般答道,“二伯父威严又不失慈蔼,六叔父虽严谨但会偷偷给糖吃,彧兄长最是好看……”

话到一半他才后知后觉开始思索,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荀靖微微眯起眼睛,道:“慈明竟还偷给你糖吃?”

怪不得有段时间总是叫牙疼。

荀晏:……

六叔父

狸奴对不起你!我不是故意把你说出来的呜呜呜……

这一波打岔惹得荀晏本来模糊遥远的记忆平添了几分真切,那些原本扁平的标签化形象开始逐渐长出自己的血肉。

好在荀靖也没有继续追究,只是掏了本账本出来,借着窗外夕阳的余晖开始报账。

是的,报账。

自从那一日发现荀晏似乎在算术上别有天赋后,他便有意引导荀晏进行一些算术的练习与学习,结果也很惊人。

他家孩子对数字极其敏锐,敏锐到一种堪称妖异的程度。

寻常人必须使用算筹算上好一会儿的运算,由着他来只需心算片刻即能得出答案,且正确率也八九不离十,堪称人体算筹。

未曾见过的题目只需了解方法,其后便能举一反三,逻辑清晰到不似稚子。

对于这种发现,荀靖很坦然,完全没有认为有什么怪异,甚至还常常借着某位人体算筹来对账本。

比如现在。

微醺的暖色阳光洒在荀靖的侧颜,映照着这位已年近半百的中年男子说不出的俊美,岁月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大的痕迹,只是在眼角眉梢增添了一些岁月的纹路。

他用一贯温和舒展的语调报着数字,仿佛自己不是在核对账本,而是在吟诵那些圣人之言。

荀攸拉开帘子的时候便见着了这一幕,他那傻愣愣的小叔父没什么精神的窝在角落里,但只要荀靖报完一串复杂的账目,他便能迅速给出一个数字。

荀攸默默跟着算了一遍,发现最后答案竟确实是荀晏说的那般,甚至他的速度都有些跟不上眼前的六岁稚子。

他少有的有些情绪外露,略微诧异的看了眼荀晏,不过马上又想起了什么,神色中多了一丝了然。

“文若曾言小叔父刚启蒙时便与常人不同,于算术一道上颇有天赋,果真是聪慧异于常人。”

荀攸真情实感的赞叹道,并且心底暗暗唾弃了一番自己先前觉得小叔父傻愣愣的想法,幼子天真无邪,怎能说是傻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