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老皇帝去了海疆,遇上点什么风浪倭军,有个三长两短的。
这大业朝可不就群龙无首,大乱将起了?
哪怕还如上回那般,五公主当副帅,由主帅来打仗,先打着试试呢?
司静航却是身子微躬,向着地上的群臣还了一礼。
“各位爱卿,朕已老迈,若能将此躯,坚守国门,全歼倭军,虽死无憾!”
诶嗨嗨,别看他说得悲壮,其实早在这皇城里头呆得腻了。
但身为皇帝,唯一能自由出行的机会,也就是去百里外的围场打猎了。
就那点猎物,有啥好打的?都施展不开手!
这回有南倭国犯海境,夺我小岛,杀我边民,岂能像以往那般打上几场,任其退走,轻松放过?
要知道,打仗可是他老司的强项啊!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11 15:01:04~2023-05-12 20:26: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临璟 12瓶;Ma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绝嗣老头(41)
◎快看,红龙旗!◎
别看老皇帝都六十多岁了, 但老皇帝这两年反而威势日盛,他想做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更何况, 这次的军情, 也着实紧急。
要知道,大业朝一共二十三州, 形似一朵牡丹花。
既然是这种形状, 自然边疆地带着实不少。
其中西和北这两个方位都与蛮族接壤, 这些蛮族建立之国凶悍又不守信,时不时地就会想来占个便宜,因此这些地方的守边的压力着实不少。
南边倒是还好,边境是高耸入云的绝峦山脉, 要想翻山去邻国,怕是九死一生, 因此在南边边疆除了穷困和因气候带来的疫病之外,倒是不用担心战事。
东边边境,自然就是浩瀚无垠的海域和数千座小岛了。
自大业朝开国以来,东部边境也就是偶然有些小的海寇,盘踞一些无主小岛上,打劫海上商道的大业船只,并不算多大的祸患。
西和北两个方位向来都是大业朝防御的重点。
不但沿边境建起了许多雄关坚城和要塞堡垒,还在沿线屯集着十多万的边军。
大业朝中有名的将帅, 都是在这些守城之战和边塞之战中取得过骄人战绩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 这次在陆地上与大业朝并不接壤的南倭国, 先占十座小岛, 暗中杀人灭口, 鲸吞蚕食, 趁夜袭击,百船登陆,竟是来势汹汹,所经过之村落,几乎都是鸡犬不留。
然而被南倭国侵入的海边陆地,离京城虽然远隔千里,地形却是无险可守,无重兵可调,相当于从大业城柔软的腹地直插一刀,如果不及早遏制,怕是勤王之军还来不及调动,就被南倭军兵临京城下了!
京城是三朝故都,墙高城深,就那几万倭军要想打下来自然不大可能。
但京城周边,可都是富庶城镇,财富粮草人口众多啊!
难道要任由南倭军如入无人之境,先烧杀抢掠一番吗?
这岂非奇耻大辱?
而这次的紧急军情奏报里,还提到了给南倭军当向导里应外合的,竟然是当初被先皇分封到东南某个半岛上当藩王的六皇子之子。
也是司静航的亲侄子!
这人娶了两位南倭国的皇室之女,一口气生了五个闺女,五个儿子,都特么的跟南倭国通婚了,据说这位宗室之后,全家都打扮得跟南倭国一个模样,给南倭军助力的时候,都是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南倭话夹着大业朝的话,整个活脱脱的奸贼之家!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管是重臣,还是宗室,都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一声好奸贼!
幸亏先皇将这厮分到了个半大不小的岛上做藩王,没让他去西边北边的边境,这要是送到那儿了,不得引着蛮族入关啊?
而南倭军这次入侵,就是从半岛上登的陆!
几年前曾经上奏章力劝老皇帝过继自己这位亲侄的几位老臣,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如此低劣之辈,别说当皇太子了,他都不配被列为宗室……啊不,不配当大业人!
不过这些插曲都影响不了司静航出兵的速度。
军情紧急,五万禁军三天内就已点齐。
当然了,司静航领兵出城的时候,还给城内留了三万守城军。同时也下旨令镇守在京城一百里处的八万拱卫军向前驻扎到京城五十里处,待时而动。
御驾亲征大军一路向东,行进速度不快不慢。
在路过各城镇时,都会通知军民做好御敌准备,同时派出斥侯打探战区情报。
当行进到五百里处时,就与南倭军的先头小队一千人遇上。
自然是毫无意外地将之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