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振庭:“那孃孃也别让庭庭的哈尼和别人结婚呀,哈尼也是庭庭老公。”
厉太太窘笑咂舌:“你俩不一样,你俩都是男的,你又不能生孩子。”
霍振庭郁闷低头,腾出一只手攥紧自己肚子前方衣襟,犹豫两秒后做出个重大决定。
抬起头认真解释:“不是的孃孃,庭庭也可以生小孩,庭庭肚子里已经有哈尼的宝宝了。”
第124章 庭庭要当女人
正捧碗喝大米粥的厉二爷噗一声从鼻孔里喷出两颗圆润饭粒。
厉太太偏头垂眼瞄霍振庭肚子,神态揶揄:“还有这功能?”明显没把傻子说话放在心上。
厉江皱眉,但主动帮“弟媳”打圆场,问小傻子:“庭庭,你是怕你厉海哥哥结婚,就不让你住他家里了是吗?”
“嗯……”霍振庭下意识承认,但随后捏自己肚子又强调一遍:“真有宝宝。”心虚声小到别人几乎听不见。
“啧,傻孩子。”厉太太今天心情好,冲霍振庭笑笑,柔声宽慰:“放心,没人赶你走。”
厉海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并不在乎家里赶不赶人,他关心的是:“妈,我最近特别忙,你千万别给我安排相亲,肯定没工夫见。”
厉太太不以为然:“嗯,还没约上呢,没这么快。”
厉大奶奶瞥眼偷瞄霍振庭跟厉海,她昨晚给娘家打电话,紧急叫停母亲帮自己小叔子物色对象的任务。
厉海现在情况特殊,事情办不成容易落埋怨,办成了两头不是人,更落埋怨。
沪城正处在新旧时代更迭的过渡夹缝里,一些家庭仍遵循旧俗,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子女包办婚姻。
但也有一些家庭,凡事向西方世界看齐,比如厉家,虽然也给孩子安排相亲,但不会过多干涉婚配。
况且由于厉家坚守一夫一妻的祖训,婚后夫妻双方均无回旋余地,幸福或不幸都会被无限放大。
如果厉海真要和霍振庭在一起,还是别找个姑娘参合进来比较好。
厉府一家四口加上霍振庭,吃过午饭一起进厉太太屋里翻箱倒柜找前朝圣旨。
等找见东西,厉太太交给长子时再次叮嘱:“用完可得拿回来,就算没啥用也是件古董呢。”
厉江忙不迭点头;“当然,唬人用,亮个相就拿回来。”
厉太太不大相信:“都什么年头了,还能唬住人?”
厉江抚额窘笑:“试试,唬不住也不耽误什么。”
随后叫厉海:“去我书房说说明天去楚县的事。”
厉海点头,伸手招呼霍振庭:“走了。”
厉太太:“你们谈正事,让庭庭在我这玩会儿?”
厉江:“他也得去,妈您歇午觉吧,不用管我们。”
他现在也挺害怕霍振庭单独跟自己父母相处。傻子嘴上没个把门,一傻到底都不怕,动起心眼啥都敢说才吓人。
兄弟俩边走边谈话,厉江说:“我明天本来应该跟你一起去楚县,但今早接到市局电话,周一还得开会,讨论劳埃德拍品失窃……
所以明天除了你和你自己的人,鉴证科再给你拨三个人,行吧?”
厉海愣住几秒:“行……吧?行什么啊?楚县那么大阵仗,能配枪过去的就我一个。”
厉江:“不是还有靳队长?明天你们跟耿峯在一起,他们荷枪实弹,保护你们几个绰绰有余了。”
俩人说话间进到厉江小院儿,厉江院子里有栋二层小楼,一层茶室、二层书房;厉大奶奶在一层帮他们烹茶,厉江径直带厉海和霍振庭上楼。
厉江坐到书桌跟前,裁半张信纸,拿钢笔在上面弯弯曲曲写几行字,递给厉海:“你瞧瞧还会读吗?”
他写的是满文,厉海试着读一遍,磕磕巴巴相当吃力。
字条内容是模仿前朝逊帝语气,大概意思:大清两百多年,从没给楚县任何女子赐过贞洁牌坊,如今所有牌坊具是假传前朝天子圣意,爱新觉罗皇室正统现勒令楚县县民将假牌坊一律拆毁。
厉海屈指弹纸片轻笑:“真够狠,一百多座呢……嘿,说抹就给抹了。可你这不也是假传圣旨?”
厉江撇嘴:“若早几十年,我这也是砍头的大罪。不过现在就看谁的枪杆子够硬了。
你多练两遍,最好背下来,背不下来就掖在皇旨卷轴里照着念。”
厉海哂笑:“就算我瞎说,八成也没人能听出来。”
厉江不置可否:“这两天李半仙找了好几个人在楚县街头假装鬼上身,听说动静闹很大。
治案所跟县政府为安民心,开法事找李半仙走阴问案,届时靳队长会以体察民情为由前往旁观。
他们会先进县政府稳住楚家跟县长,同时控制档案室;所以你们到了以后,先别让鉴证科的同事露面,等把骸骨起出来再动手,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