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开,天地混沌。原来说得就算这个。”东君立刻松开紧抱着云中君袖子的手,故意掩饰心虚道。不过看着面前的混沌一片不经意间想起自己在人间看的神仙小话本。
“知晓始源便能通其道,历经沧海桑田亦能得其律理所哉。”云中君说道。
豁然间,混沌天地快速衍变,草木新生而后凋零,花开花谢,生死轮回,一切仿佛都在瞬息之间。
“奇怪,怎么没看见传说中的远古天神,比如盘古,女娲伏羲这些。”东君不解地问道。
“他们与天姥一样,没有所谓的形,只是在天地间操控着万物之轮回。就连身为天君的我们也无法识的他们的真面目。”云中君答道。
“如此说来,这些自然之神都是随天地运转而变化生息,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形态对吧。”东君思索道。
“所谓道,并非从一而终,所谓名,亦非亘古不变。”云中君抬头看着缓缓升起朝阳似乎有些感慨道。
日升月落,四季更迭,在这天书中似乎只有弹指一挥间,却总会让人误以为这便是朝朝暮暮。
星辰之下,东君侧头看着身边的云中君,觉得此番良辰美景又有美人在侧,这种时候就缺一壶酒来一醉方休。
“这一卷到此为止。”云中君开口道,无情地打断了东君的美好幻想。
“哦。”东君看着身边不停变换的山川河海,虫鱼归雁自是万般留恋。
云中君轻轻叹了一声,又淡淡地说道:“你若有心想多学些,再留片刻也无妨。”
“哈哈,多谢!”
……
太一神殿中,东皇太一焦头烂额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灵笔不知被折断了多少支,桌案上到处都是被揉乱的纸团。
“本君就离开这么一会儿,为何会多出来如此之多的奏折?”
“还有这都是些什么?为什么连座下的灵虎食欲不振这种事也要上报给本君!把东君当成什么了?老妈子吗?”东皇太一一气之下又捏断了手中的灵笔。
“天君大人,这可都是凌霄台的紫玉仙竹啊,几千年才能长成一株。”一旁的右溟司心疼道。
“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不管了,不管了,本君现在就要去喝酒!不醉不归的那种!”东皇太一丢下手中的折子,站起身气势汹汹地向殿外大步踏去。
“天君大人您的奏折还没批完啊……”右溟司连忙追过去更不得抱住东皇太一的大腿求她回来好好批阅奏章。
“那些等明天再……”东皇太一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只灵鸟迎面飞来。
“云中君的鸩灵鸟。”东皇太一将灵鸟嘴上信取下来展开读了一阵后,又乖乖坐回原位。
“佩笙,将《上古天君录》给本君寻来。”东皇太一一扫刚才的懒散,仔细地看着信笺的内容道。
“遵命。”右溟司立刻欣喜地回复道,他用手中灵笔在面前写了一堆灵咒,瞬间连人带笔通通消失不见。
不到片刻右溟司手中拿着几本天书走进了太一神殿。
“天君大人,这是您要的《上古天君录》。”
东皇太一接过天书,随手翻看几页总觉得上面的仙器不是很适合东君。
“星云扇”过于儒雅,东君的气质可能跟不上。“碾骨流星锤”又太霸道,给高大威猛的铁汉用还差不多。东君的话还不一定能拿的起来。
“东皇婆婆,快看我们做的弓箭怎么样!”东君收养的那群孩童似乎很开心地跑进殿中。
“对啊,神弓!”东皇太一脑中灵光一现,拿起《上古天君录》快速翻找了几页,当看到那紫金色的图鉴时轻轻勾唇一笑。
“很好,右溟司,你去将个带去给荆云山朱雀。不过这个千万别被东君知道,就当是本君送他久违的见面礼。”
端午番外篇(一)
“太傅大人,您可想好了,若这草宪一实行,您得罪的可是整个楚国的王公权贵啊!”公孙戌担心道。
“惜往日之曾信,受命诏以昭时。平当日既然答应了怀王要明法度,任贤能以富国强民。就不可半途而废。我心意已决,戌兄莫要劝阻了。”屈子笑了笑道。
“既如此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现在也算是特殊时期。我怕这实行到半途你便会……”
“戌兄不必担心,楚国自有神明保佑,不日便能成最强之国。”
“唉,我是担心你的安危啊。”公孙戌叹道。
“放心吧戌兄,我那把宝剑还在你府中,若是不讨回来我怎么会甘心见先王。”屈子笑道。
“哈哈哈,讨不回去了,你也别想在我之前见先王了。不过你倒是可以去向陛下讨要那个孟尝君不要的白玉象床。”
“哈哈哈。”屈子与公孙戌一同放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