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便是御史中丞都没法为礼部求情,学子们都还没有醒,今年的科举只怕要往后延。
这可非是小罪过呀。
便是陛下想保,都难啊,罪名皆在,陛下不能有失公允。
“陛下。”
礼部尚书听他们骂好了,才摘下官帽,朝着陛下磕头,将罪名全部揽下。
“学子出事,是老臣照顾不周,监督不利,这罪过,老臣该当。”
“仅仅是尚书大人?负责科举一事的官员,无一避免,理应都一并处置,否则,当东淮的律法何在?”
“科举一事,他们都听令于我,有错,自也是我吩咐不当。”
“杨尚书,科举事大,你一人可担不了。”
“怎么,要不我们兵部也来担一担?”
兵部尚书听着他们嚷嚷,就差把矜桑鹿的名字喊出来了,沉声说。
“礼部矜侍郎也是我们兵部的,若是同罪,那要不,老夫这个兵部尚书一块同罪了?”
“如此说来,我们户部也得同罪。”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看向他们说:“科举出了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想,礼部是有照顾不周,才让学子们误吞毒物。可这几样东西,太过寻常,一时不察,也能理解。
真要论罪,那可不是礼部能担下的,毕竟科举,也不是礼部一家的事儿,诸位大臣,也有监督不力之罪。”
“那依着两位尚书之言,怎么,学子中毒,就不罚了?朝堂不给百姓,不给学子交代?”
“两位尚书站着说话不腰疼,感情你们家儿子没中毒躺着,就不知道心疼?”
御史台的大臣看向陛下说:“陛下让礼部照顾学子们,眼下出事,礼部有不可推脱的罪责,若是不罚,如何服众?”
“恳请陛下严惩礼部!”
另一位老臣附议,行礼道:“陛下,科举关乎江山社稷,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礼部罪责深重,老臣建议让礼部尚书以死谢罪,安天下学子的心。”
“我等监督不利,甘愿领仗,让百姓,学子,都知道我朝律法严明,有错决不姑息!”
第118章 女土匪不会跑了吧
以死谢罪!?
杨奚涧的心头一震,朝着跪地的父亲看去,身体也颤了颤,忙要站出去,可手臂却被紧紧拉住 。
抬头看去,就见是崔池砚,瞧他对着自己摇头,不禁捏紧拳头,多加隐忍,才冷静下来。
“以死谢罪?”
凌相爷听着都惊了一下,朝着比他年岁还大一些的老臣看去,皱眉道。
“老御史大人说的罪是不是太大了一些?是,学子中毒,礼部是有错,可也罪不至死。”
“凌相爷,那你就扪心自问,若非你和杨老爷子有交情,学子们都生死未卜,礼部的人,该不该以死谢罪?”
老御史沉着脸,声音威严:“我朝讲究律法,何况还是最为讲礼的礼部,他们是不是罪加一等?
怎么,在凌相爷看来,这些学子们的性命,还敌不过礼部尚书一人的性命?”
凌相爷听着逼问,忽地冷笑了几声:“礼部是有罪,只是照顾不周之罪而已,这毒啊,还待考究。
礼部对待这些学子嘘寒问暖的,这些,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吧?好好的毒物,怎么就出现了?”
崔首辅听着,也立即接话:“凌相言之有理,学子中毒,此事还需要再严查。”
“食物和花,确实都是礼部采办的,也都是寻常之物,偏偏是这些寻常之物,搭配在一起,就成了毒。”
“究竟是礼部的无心之过,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关乎学子们的安危,老臣建议,不慌着定礼部的罪,先查此案。”
“你们这是......”
"微臣附议!"
忽地左都御史站出来,朝着陛下行礼,才看向他们,声音深冷:“学子中毒一案非同小可,怎么能让礼部就担着一个照顾不周的罪?
我绝不会让我儿,平白无故中毒,我相信诸位也想揪出这幕后真凶,为你们的儿子,找个公道!”
“左都大人言之有理,我儿好好读书,却受了无妄之灾,岂可罢休!”
“必须严查,我倒也要看看,谁敢动我侯府的人!”
眼瞧着他们被凌相爷崔首辅带偏,其他人不甘心,可也只能忍下来。
杨奚涧听着,松了好大一口气,只是瞧着跪地的父亲,心中不好受,可又帮不了什么。
礼部失责之罪,跑不了。
冀闲冥听着他们吵完了,惯来清冷的面色毫不掩盖拂过愠怒,见他们都跪下,冷着声音。
“科举一事,大理寺,刑部,京兆府一同查。若真有人故意为之,朕必严惩不贷。
朕也要看看,是谁,敢对朕的子民下手!”
满朝文武的面色变了变,陛下登基以来,情绪素来平稳,鲜少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