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不愿意结婚,他这么个病秧子,还是不要拖累人了。
阳家一家三口,眼巴巴地看着江寒烟,心里涌上希望。
或许江大师能救儿子呢。
“你们阳家财很旺,总是能发一些偏财。”江寒烟又说。
“对对对,大师你真厉害,我们阳家从老爷子那一辈起,财运就很好。”阳母使劲点头。
阳维的爷爷年轻时,还只是个苦哈哈的拉黄包车的苦力,累死累活干一天,肚子都填不饱,但有一天,阳爷爷拉一个贵太太时,黄包车上遗落了一袋大洋。
有三十块大洋。
阳爷爷不敢花,等了许久,都没等到那个阔太太找上门,报纸上也没任何遗失启事,他就放了心,用这三十块大洋娶了阳奶奶,还有不少剩余。
阳家的日子也好了不少,但阳爷爷的财运却越来越好,有一回在码头,他捡了只皮箱,里面都是金条,当时正是战乱,这皮箱也不知道是谁掉的。
老爷子不敢吭声,也不敢花,带着一家子回了乡下,皮箱也埋进了院子里,解放后他们才进城,阳父正巧遇上国营厂招工,他成了船厂工人,然后成了八级钳工,一家子在那个年代过得极好。
动乱过去后,阳爷爷才拿出金条,买了好几套洋房,也真是巧了,两套洋房都藏了宝,还都是阳维小时候找到的。
阳维喜欢在花园里一个人玩,东挖个洞,西挖个洞,然后就挖到了宝,珠宝首饰金条大洋各一箱,估计是洋房以前的主人埋下的,想等着战乱过去回来东山再起,结果一去不回了。
便宜了阳家。
然后又遇上了农村拆迁,赔了不少地和钱,自建房不少,全都出租了,还有店铺,再加上阳母投资很有眼光,阳家的生活蒸蒸日上,钱是不愁花的。
可偏偏阳维的身体却越来越差,让阳家人愁断了肠。
听了江寒烟的话,阳维父母的心都沉到了底。
“大师,是不是咱家的钱都花光了,小维身体就能好起来?”阳母问。
如果真是这样,她可以散尽家财。
大不了再过穷日子呗。
“倒也不必。”
江寒烟笑了笑,对阳母的印象还不错,是个爱儿子的好妈妈,她可以出手帮一帮。
第476章 偏财不能留
“大师,你直说就是,只要能救我儿,不管让***什么都行。”阳母语气坚定。
她总共生了三个孩子,阳维前面还有一儿一女,但都没养大。
阳维是她好不容易才养大成人的,可眼看着儿子身体越来越差,她恨不得把命给儿子。
阳父也一样,夫妻俩心意一致,都愿意为了救儿子不惜一切。
“老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你们阳家现在的钱财,几乎都是偏财,我没说错吧?”江寒烟问。
“没错,我们老阳家一不办厂,二不开店,也就是小维和人合伙开了间公司,他也不管事儿。”阳母点了点头。
阳家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老爷子到死都还不太相信,阳家是真的发起来了。
江寒烟笑了笑,说道:“开公司挺好,是正财,阳先生应该有感觉,开公司这些年你的身体没那么糟糕。”
阳维愣住了,回想了下,还真是这样。
按理说,他这破身体是支撑不了这么多年的,可现在还苟延残喘着,难道是因为他开了公司?
“大师,我是不是还应该再开公司?”阳维兴奋地问。
江寒烟摇了摇头,“开公司不能治本,你们应该听说过一个老民俗,捡到的钱必须尽快花光,不能留下过夜。”
“是有说过,可那不是瞎说的吗?”江母脸色变了,心里开始慌。
“谁说是瞎说的?老民俗能传下来,自然是有道理的,捡到的钱就是偏财,八字轻的人受不住,必须花光了才能平安,除非是命贵的人,才不怕这些。”
江寒烟停下了,阳家人的表情都慌了,额头冒汗。
她又说道:“你们阳家人的命并不贵,所以承受不了,如果我没猜错,你们阳家捡了不少钱吧?”
阳家人脸都发白了,冷汗直流。
易父听得一知半解,但看阳家人的表情,就知道江寒烟说对了,心里也越发佩服。
“大师,确实是捡来的,不是不想花,是当时兵荒马乱,不敢花。”阳父哑声解释。
他爹只是个黄包车夫,手里突然出现一箱子金条,要是让人知道了,命都可能没了。
“这只是原因之一,你们知道那些大富豪,为什么喜欢做善事吗?”
江寒烟又问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阳父阳母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钱太多了没处花?”阳母小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