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典正在如期举行着,庄严而肃穆!
万慈寺的诛仙台跟这座拈花钟楼一样,都有些年生了。
它位于一处绝壁山崖处,如龙首一般,悬空伸出山壁外。
山壁上有各朝各代风格的石刻,雕着满满的众生佛像。
那座拈花钟楼就位于诛仙台的左侧,是依山而建的。
四周宝盖、经幡、宝幢一应俱全。
最首座放置着一方长案铺着黄绢,以作佛台之用。上面摆着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
寺院不用活祭,都是添置的鲜花与素果于长案,呈现的莲花形状,并以高香立在案前的大鼎之中。
长案之下的两旁,是以摆阵为型的桌案。上面用法绢铺底,摆着数件托盘,而托盘上的物件又用手抄经文的绢布覆盖,置于台上。
想来那些个物件,应该就是各宗各派的驭邪法器了。
案桌周围还有数顶燔柴炉,内里滚滚烟火,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
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用于上告诸天的意思。
法华大师一身御赐的紫衣袈裟,手执一柄法杖,杖头状如塔形,为用锡料所造。
此时的他正位于首位立在长案祈福。
他一边将手中明符抛洒入天,一边带领着寺里众位僧侣念经祝祷。
而一旁观礼的各派众人立在两侧丹陛的位置,正严肃的观礼。
整个诛仙台灯火通明,连周围的人也静悄悄的,无人敢大气说话。
突然身后的山门竟然被人打开了,众人纷纷回头目光不悦的盯着他们!
宁宸渊等人无意惊扰典礼,一时竟有些狼狈。
法华大师并未抬眼,正专心致志的吟诵着法经,门边的小沙弥见他们推门也觉得诧异,连忙快步过来。
沙弥手扶门扉并未让开,小声的先探问了一句,深怕是无知香客扰了寺内的大事。
“不知施主是何派人士,可有拜帖请函?”
闻言,推开门的离教弟子也有些慌张。他也没想到他们出现的这般突兀,赶紧回头求助自家圣女大人。
素问一愣,上前恭敬的抱拳行了一礼。
而一旁的两宗弟子,也连忙将帖子取出递了上去。
“叨扰小师父了,我等是离教与道宗子弟。路上有事耽搁,故而晚到了些,惊扰之处实在惶恐。”
小沙弥心下一惊,离教与道宗的势力不小,并且身受皇恩器重,道宗的掌教师尊李淳风,更是皇帝陛下的亲信,还与住持法华大师也是至交好友,这样身份的人他可得罪不起。
小沙弥连忙朝典礼上扫了一眼,法华大师似乎没注意到这一边。
他打了句佛号让开路,示意众人赶紧随他进去。
“各位施主,还请快些随我来吧。”
众人连忙道谢,小心翼翼的跟在对方身后跨过门槛。
宁宸渊位于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门内的场景上。典礼依旧在继续,虽然没有任何的不妥,他这心慌的感觉却更甚了。
远远眺去,法华大师紧闭双目口出梵音。整个大典上空灵气环绕,围绕在拈花钟楼的宝顶上方,更是满满都是紫缀之云。
似乎察觉到宁宸渊探究的视线,法华大师睁开双眼也同样望向门前的他。
四目相对,两人都在观察对方。
法华大师已至古稀年岁,修行数十载,佛法颇深。
这双眼仿佛能看透万千之事,落在宁宸渊身上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宁宸渊不由低下头,避开对方的视线,颔首虚身致了一礼。
法华大师握着手中的锡杖唱了句佛号,再次合上了双眼。
正当宁宸渊跨过门槛之时,一道不寻常的感觉从他的身后传来。
宁宸渊一怔,甚至都怀疑是他听错了。
他往身后一探,突然摸到了背后的包袱上。
内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不停地抖动!
宁宸渊一惊,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险些刺穿耳膜!
“锵!”
就跟被人拿铜锣在耳边猛敲了一样,这声音来的太过突然。
其鸣响程度似惊雷炸裂,且非春雷和煦,竟如夏雷滚滚之音!
宁宸渊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似的,双手只来得及捂耳朵。
片刻后,他才反应过来晃了晃脑袋,脑子还一阵阵的发瓮。
他们这行人被惊雷似的声音震得耳鸣许久,连头皮都在发麻,后背寒毛都立起来了。
宁宸渊看见素问似乎张着嘴在跟他说什么,可他一个字也听不清。
他忙将背上的包袱解下,伸手进去一摸,手底下的形状让他瞬间清醒了过来。
刚才发出声响的正是他道宗的至宝——
净元天灯!
第140章
净元天灯作为道宗至宝,其实是一盏做工极为精致小巧的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