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在切成茸之前仔仔细细的去掉筋膜,再加入鸡汤、蛋清等材料搅成细腻的糊,还要反复过筛,口感自然是极其柔滑。糊糊在锅里凝结成米粒状时,最容易过火发柴,但是应玲珑对火候把握的极好,吃在嘴里,让人既不敢相信这是粥,又不敢相信这是鸡,只知道是一道没吃过的无上美味。
虽然是外卖,老太太连厨师的面也没见到,也不知道是从多远的地方送过来,但吃到嘴里的这碗鸡粥蹄筋确实如同刚出锅一样软糯鲜烫,模仿成米粒的鸡茸鲜美爽滑,混在粥里的蹄筋为了照顾到老太太的口味,也炖的紧密弹滑中不乏软嫩。
刚才还对这碗鸡粥不屑一顾的众人此刻都默不作声,一勺接着一勺的把瓷盅里的粥吃的一干二净。
许天宇性格最活泼的堂妹许如婧放下碗,笑着说:“想出这道菜配方的大厨肯定喜欢捉弄人,故意把这么好吃的东西做成普普通通的模样,就是想让客人一开始看不起他的粥,吃到嘴里才知道自己小瞧了他,自己打自己的脸。”
老太太心情很好,听了这话,给大家讲了讲关于鸡粥的由来。
“我看你才是那个促狭鬼,这道菜几百年前就有了,你再看这制作方法,不是达官贵人哪里吃得到?你当那时候的厨子敢戏弄客人?有多少名菜,都是厨子犯了错,怕主家怪罪的时候阴差阳错试出来的。”
许如婧感兴趣的问道:“那又是为什么呢?既然味道这么好,怎么不做的金灿灿的,或者红通通的,一看就让人有食欲,偏偏费了力气,做出来的竟然像白粥?”
“这道鸡粥最早出现在盐商们宴请盐务官员的宴席上,当时的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盐业是国家垄断,但盐商只要拿到盐引,就能运输和销售盐,所以说,谁有了盐引,谁就能发大财。”
“怎么拿到盐引,当然是巴结朝廷派来的盐务官员。从古到今,打好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吃饭。吃饭里头的门道多着呢!你席上就是有龙肝凤髓,人家来看了一眼转身就走。这么奢靡,官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再说都做到盐务官了,那是皇上的心腹,怎么会缺这一口山珍海味,肯定是没什么兴趣的。但是清汤寡水,又怎么能让官员看到自己的诚意?”
许如婧一拍手:“所以把这么好吃的菜卖相做成普普通通的样子,人家见到还会夸他两袖清风!”
老太太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原因了。在座的大家今天可是都做了一回盐务官,吃之前也没人仔细讲解这道鸡粥的做法,有没有人是抱着这只是一碗粥的想法吃到嘴里的?是不是被惊艳到了?放低期待,反而能起到于无声处起惊雷的效果。”
“再一点,大鱼大肉,往往是俗气的代名词。但把肉做成清粥,就可以说上一句风雅,而鸡粥的味道还这么鲜美,让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如此清新脱俗,诚意满满,还怕盐务大人记不住你?”
还在读大学的许如婧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请客吃饭里的门道还真是多!幸好现在不用讨好什么盐务官了,否则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种新颖的东西。
说完了鸡粥的历史,许家原本预定的菜式也一道道上桌,镜箱豆腐、蟹粉狮子头、葫芦虾蟹、醋熘鳜鱼、荷叶粉蒸肉、双菇扒油菜、一品冬瓜盅……菜色极为丰盛。
老太太喜欢清淡但是精美的食物,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淮扬菜系最对她的口味,许天宇也是知道这个内情,请应玲珑制作的几道菜也都是淮扬菜。
四海食府的菜色一家人都很熟悉,一年到头来他们但凡是团聚,都是在这家酒楼。
四海食府能经营这么多年,几位主厨也是相当有本领的。看着丰盛的席面,几个小辈都吃的欢快,连声说好吃。
老太太面前都是专门给她挑的柔软好克化的菜,挨个尝了尝以后,老太太动筷子的频率明显慢了下来。
就连一直粗心大意的许大伯都注意到了:“今天的镜箱豆腐炸过火了,蟹粉狮子头的调味也不如以前。”
鸡粥刚刚下肚,后脚就尝了以鲜嫩著称的蟹粉狮子头,按理来说有蟹粉提鲜,狮子头怎么也不会在鲜这一点上逊于鸡粥,但是许大伯不信邪的尝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确认这狮子头一没有鸡粥鲜,二没有鸡粥嫩,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缺少那种入口即化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