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闪婚高岭之花(211)

作者:向生活低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柳青在两口子面前碰了个软钉子。

闭嘴不再说话。

韩春梅本来是脑子最拎得清的,眼下被表妹左右了情绪。

表情好奇:“孟同志,你在哪个单位上班呀?之前阿洲说你周末都还在忙。”

她知道孟真不是首都人,也不是她们那个圈子的。

两口子结婚至今,没回首都办过婚礼。

这就说明,孟真不被刘家承认。

再一推敲就能想明白,一个儿媳妇不被承认,那不就跟郑莉莉一样吗?

家境太普通或者有什么重大缺陷。

打蛇打七寸,伤人也要往疼的地方戳。

那就先从工作上试探。

孟真并不觉得做生意丢人,也不觉得在事业单位就有面子。

八十年代,想发财只能做生意。

女人在单位上班,极少能往上晋升的。

从古自今,女性在职场上都没啥优势。

就连后世,高管还是高官,男性人数都碾压女性。

她能隐隐猜到韩春梅想试探什么,没有隐瞒:“我是个体户。”

个体户?

在座的人除了刘宇洲和赵伟,都十分惊讶。

他们能想到的个体户,可不是那种拿着大哥大谈生意的老板。

而是菜市场卖菜的、街边摆地摊的、或是走街串巷卖油炸小吃……

总之不是啥说出来有排面的工作。

“哦……”韩春梅了然,“你俩要是回首都就好了,我们部门正好有空缺,到时候帮你走动走动。工作稳定,工资福利都不错,每个月到手能有八十多块,年底还发米发油。”

她觉得八十多块的工资很拿得出手。

比干个体户天天风吹日晒强。

孟真也不知道对方哪里来的自信,自信到她都有些心疼。

每个月八十块,她买件衣服都不够。

她还没开口,身旁的男人厉眸扫向韩春梅:“谢谢,我媳妇儿有她自己的规划,部委混吃等死的部门不适合她。”

一句话,也把韩春梅的工作给定义了。

混吃等死。

听起来不是啥好词儿。

赵伟忍不住插嘴:“别说,八十块钱的工资,嫂子一天都不止挣这么点。我要是早点认识嫂子,指不定也去干个体户了。”

大家暗暗吃惊,一天挣不止八十?

难不成一个月能挣几千?

天呐,那得没日没夜地摆多久的摊,个体户都这么挣钱么?

阮东他们被挑起好奇心。

“嫂子,你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既然大家都问了,孟真只好掏出小卡片。

不,是名片。

“我做服装定制的,这是我的工作室名片,上面有详细业务范围。对了,马上新店开业,欢迎大家来捧场呀!”

第152章 原来是裁缝

服装定制?

在座的基本根正苗红,往上数三代,全是泥腿子出生。

从小生活是优渥,却也没奢侈到有定制的概念。

最多只有裁缝铺做衣服的经验。

那算定制吗?

旧时代那些豪门大家族的衣服倒是量身定制。

可那都什么时代呀,现在又是什么时代。

不一样吧。

韩春梅心头冷笑,不就是裁缝吗,说得这么高端。

“原来孟同志是开裁缝铺的,哎呀,我们都习惯在商场买衣服了,还是小时候会在裁缝铺去做衣服穿。”

柳青也附和:“是呀,我刚从国外回来,那边更夸张,连裁缝铺都没有,全是大商场,各种洋装挑得我眼睛都花了。”

“柳青妹妹,你出趟国眼界也没打开呀,人家国外都不叫裁缝铺,叫手工定制。我堂姐在英国念书,他们女皇参加活动的礼服,都是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定制的。”

杜芳快被韩春梅表姐妹丢脸死了,忍不住科普了一句。

没见识真可怕。

她们家亲戚都在外交部,接触到国外的信息更多,观念和见识自然更开放一些。

杜芳又看向孟真:“嫂子,你是服装设计师吧?”

“嗯嗯”,孟真点头,“只不过我现在还没拿到专业文凭,等我明年参加高考就能念大学了。”

韩春梅和柳青对视一眼。

呵,大学都没念过还敢自称服装设计师?

郑莉莉也有些吃惊:“嫂子,你没念过大学?看着还真不像。”

这句话问得巧妙,既贬又抬。

瞬间就把孟真架到一个尴尬的位置。

孟真笑道:“我这个年纪没念过大学很奇怪吗?毕竟我才刚满二十岁呀。现在参加高考的人,遍地二三十岁,我也不算太晚吧?”

在座的人,韩春梅和杜芳都要到三十了。

柳青也马上过二十五岁。

郑莉莉比她小一岁。

孟真现在参加高考,确实不算奇怪。

没念过大学就敢说自己是什么服装设计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