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就拿着高仿货出去卖,当然价格比商店的正版便宜。
凭借价格优势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
等顾客多起来,就采取预售模式,让顾客先付款,再发货。
这样她就能快速回笼一笔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至于找人做衣服,就相当于外包。
八十年代乡下多的是廉价劳动力。
农村很多家庭妇女,想挣点钱,又没啥路子。
她们统一特点就是手脚勤快,针线活儿不错。
很多人都会做衣服。
总之,孟真走高端私人定制,那她就走低端高仿。
有钱买高档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消费水平。
而且服装又是消耗品,买便宜货能经常换新的。
越想,王娟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很棒!
说干就干,她立刻把注意力放到了搞事业上。
她就不信了,凭借两辈子的见识和能力,在八十年代遍地黄金之下,还愁发不了财?
东临市军区医院。
刘宇洲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十五年前的事。
孟真假装怀孕,去医院挂了产科号。
两人互相配合,向护士打听情况。
护士只当孟真想找个资历老的产科医生看诊,就把科室里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都介绍了一遍。
但其中并没有当年替叶佩兰接生的那位医生。
孟真问道:“您好,我们听人推荐说马玉茹医生不错,她调走了吗?”
“马玉茹?”,护士表情怔愣一瞬,才想起来孟真说的是谁,“马老师去世好几年了……”
去世了?
那这条线就断了,只能去查当年产房的护士。
护士就没有医生那么好打听了,得去查护士值班档案。
档案只有内部相关人才能查。
为避免打草惊蛇,刘宇洲找人帮忙办理了入院手续,假借上次伤口虽然康复,但手腕无法用力,成功留院观察。
刘宇宁那边。
他偷偷联系张妈。
张妈借口身体不舒服,跟宋静芝请了半年假,要回老家休养。
家里宋静芝的一儿一女都放暑假回家,宋老太太也来了首都。
刘宇宁不在,宋静芝当然也巴不得张妈赶紧走。
碍眼的人都走光了,才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真正的独处时光。
至于做饭保姆,只要有钱,请谁请不到?
张妈跟着刘宇宁到了东临市,顺利和刘宇洲汇合。
张妈有近两年没见过刘宇洲了,一下车就迎上去:“小洲、小洲!”
激动得抓着人左看右看。
刘宇洲叫了声“张妈”,搂过孟真介绍道:“这是我媳妇儿,孟真。”
孟真也跟着刘宇洲叫人,嘴角挂着甜甜的笑。
张妈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
含着泪去握孟真的手:“好孩子!好孩子!真好!”
她在来的火车上就听刘宇宁说了两人结婚的事。
刘宇宁自然是对弟妹赞不绝口。
还没见面,张妈对孟真就满是好感。
等见到真人,更是喜欢得不行。
这姑娘一看就是个妙人儿。
长得好看,穿着打扮也漂亮,跟小洲站在一起登对得不得了。
比宇宁那媳妇儿好太多。
要是小姐还活着,肯定跟儿媳妇很有共同语言。
因为两人都爱美爱打扮自己。
张妈想着想着,原本的泪又止住,变成欣慰的笑。
接到人,刘宇洲就带着几人去饭店吃饭。
饭店是孟真上次去过的私房菜馆。
味道不错又安静。
很适合重逢叙旧。
饭桌上,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就回到了叶佩兰生产时的场景。
说到往事,张妈眼眶通红:“当时产房里包括小姐在内,有三个产妇。差不多都是同一时间发动的,场面有些混乱。因为陪产家属不能进产房,我就一直在门口等着。
等了很久,陆续都有两个出生的小孩被抱出来,还是不见小姐有动静,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想要进产房去找医生问问。
结果还没进去,里面就有护士急匆匆的出来,我拦住一问,才知道小姐大出血,孩子也还在抢救。过了一阵,护士又拿着好几袋血包进了产房。
等护士再出来的时候,就告诉我小姐和少爷都没救过来,去世了。我一听这个消息,当场就支撑不住晕了过去。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
张妈其实对当年的场景,记忆也有些淡了。
尤其许多细节之处。
加上后面刘家的人过来接手,很多事都是他们处理的,张妈根本无权过问。
说起当年的事,张妈也唏嘘不已。
小姐和姑爷感情多好啊,就因为局势,姑爷转头就另娶新妇。
现在两个少爷也和姑爷离了心,要是小姐在地下得知,肯定很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