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彪悍后妈(95)

作者:纺织女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妈妈,你看爷爷给我们编的蚂蚱。”冯连翘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亮的凑到周惠身边,把手里的蚂蚱提高凑到周惠眼前。

小丫头一直称呼周惠为“阿姨”,一开始和周惠有距离不愿意喊妈妈,后来她愿意喊了却不好意思改口了。

昨天正好是个好机会。

他们请来的司仪,不知道冯秦川家复杂的称呼关系,听着两个男孩子直接称呼爸爸妈妈,想当然也让冯连翘喊妈妈。

当时小姑娘站在夫妻二人面前犹豫片刻,神色莫名。

正当周惠想出声解围时,却看到冯连翘涨红了小脸,声音带着紧张却坚定,终于叫出了那个称呼,“妈妈”。

当冯连翘看着周惠含笑着的眼神,对上爸爸欣慰的目光,她才觉得改变一个称呼也没有那么难。

冯连翘像是要把之前没喊的妈妈都喊回来,一进门就冲着周惠撒娇不听。

“真漂亮啊,爸这手艺真厉害,做的蚂蚱活灵活现,像是真的一样。”

周惠搂着冯连翘,笑着夸奖道。

她说这话倒不是恭维,冯长河用几个简单的芦苇叶,就变成一个小蚂蚱,更神奇的是三个孩子手里提的蚂蚱形态各异。

有的站着、有的举起前肢、有的张牙舞爪……小小的蚂蚱,着实见了功力。

冯连翘见周惠也说自己的蚂蚱好,高兴的小脸红扑扑的,扑在周惠怀里,期待的问,“妈妈,爷爷编的蚂蚱这么好,你能不能给爷爷也写一份报纸,让爷爷也上上报纸。”

上报纸?

冯连翘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讶的看向她。

小孩子总是拥有很多奇思妙想,冯连翘不觉得自己在家里投下一个炸弹,反而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妈妈,我们学校活动办得好,你就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们学校。那爷爷的蚂蚱好,也应该上报纸让大家都知道。”

“这……”

周惠还没说话,冯长河先笑出声,他宠溺的看着孙女,笑呵呵的道,“连翘,那报纸都是文化人才能上的,爷爷一个老农民,哪能上报纸啊。”

冯长河不认识几个字,一辈子也没读过报纸,只听大队长在村里的广播里念过。

在他看来,报纸是个自己一辈子都不相关的东西。

冯长河心里想着,到底是个小孩子,想法就是天真。

然而冯连翘的性格随了冯秦川,是个天生的倔脾气。

她搂着周惠的脖子,振振有词,“妈妈,爷爷的手艺真的不能上报纸吗?爷爷说他不只会编蚂蚱,还会编小人,编拖拉机、编房子呢?”

这些小东西在孩子们的眼里,都太神奇了。

在冯连翘看来,爷爷的手艺就应该上报纸!

第48章

家里人都觉得小姑娘天真烂漫, 没把她说的话当回事。

但是周惠看着冯连翘几个手上的草蚂蚱,灵感一闪而过。

周惠从冯连翘手里接过来,仔细的看着上面的纹路, 从触角到四肢,再到一节一节的尾巴,都和真蚂蚱相差不大,可见冯长河的好手艺。

周惠仔细想了想, 问道,“爸,你编的人物怎么样,可以编出农民的造型吗?”

“这有啥难的。”冯长河见儿媳妇问, 想也不想的回答, “就是先做个人的造型,然后外边再加个装饰,什么戴草帽的、扛锄头的、就连开拖拉机的我都会编。”

冯长河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 语气见带着得意。

冯连翘三个一听自己爷爷会这么多, “哇——”的一声,看向爷爷的眼神里都是期待。

周惠也来了个兴趣,笑着道, “爸, 连翘这个想法说不定真行,你这手艺真有可能上报纸。”

“上报纸,我真能上报纸?”冯长河睁大眼睛, 不可置信。

他刚刚嘴上反驳的快,其实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心里自卑,觉得自己一个老农民哪有本事上报纸。

编蚂蚱也是大家都会的手艺, 不说别的,村里会编的不少于两只手。

但是现在儿媳妇一说自己有机会上报纸,冯长河难能不心动,激动的身体不由得向前倾,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周惠。

他……他也能上报纸?

那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一旁的冯秦川也有些惊讶,但是他也知道妻子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周惠,爸这手艺真能上报纸?”

“能。”周惠点点头,有七八分把握。

这两年,她为了写好报纸,对近几年的各级报纸都能大致了解过,现在的报纸不只报道社会热点、国家政策、以及一些先进榜样,还会有部分板块刊登一些农村景象。

比如去年秋天,就刊登了一副知青下乡画的农村丰收景象。

周惠想了想,有了计较,“爸,我想让你用芦苇编一副农民丰收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